出自明代王陽明《觀德亭記》:
君子之于射也,內(nèi)志正,外體直,持弓矢審固,而后可以言中,故古者射以觀德。
德也者,得之于其心也,君子之學(xué),求以得之于其心,故君子之于射以存其心也。
是故躁于其心者其動妄,蕩于其心者其視浮,歉于其心者其氣餒,忽于其心者其貌惰,傲于其心者其色矜,五者,心之不存也。
不存也者,不學(xué)也。
君子之學(xué)于射,以存其心也,是故心端則體正,心敬則容肅,心平則氣舒,心專則視審,心通故時而理,心純故讓而恪,心宏故勝而不張、負(fù)而不馳,七者備而君子之德成。
君子無所不用其學(xué)也,于射見之矣。
故曰:為人君者以為君鵠,為人臣者以為臣鵠,為人父者以為父鵠,為人子者以為子鵠。
射也者,射己之鵠也,鵠也者,心也,各射己之心也,各得其心而已。
故曰:可以觀德矣。
作《觀德亭記》。
注釋參考
不存
(1).不存在。《左傳·僖公十四年》:“皮之不存,毛將安傅?”
(2).謂危險?!稘h書·司馬相如傳下》:“卒然遇軼才之獸,駭不存之地?!?顏師古 注:“不存,不可得安存也?!?/p>
也者
(1).語氣助詞。表提示?!墩撜Z·學(xué)而》:“君子務(wù)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為仁之本與?” 宋 蘇舜欽 《上孫沖諫議書》:“夫道也者;性也,三皇之治也;德也者:復(fù)性者也,二帝之跡也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古史鉤沉論二》:“《易》也者,卜筮之史也?!?魯迅 《花邊文學(xué)·未來的光榮》:“有些所謂文學(xué)家也者,也得找尋些奇特的、se{1|1}情的東西,去給他們的主顧滿足。”
(2).語氣助詞。表疑問。《論語·先進》:“安見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,而非邦也者?”
(3).語氣助詞。表擬度。 清 戴名世 《郭生詩序》:“然生不汲汲求士之知,荒丘絶壑,若將終身也者?!?/p>
不學(xué)
(1).不學(xué)習(xí);不求學(xué)?!墩撜Z·季氏》:“不學(xué)《詩》,無以言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疾謬》:“誠知不學(xué)之弊,碩儒之貴?!?宋 曾鞏 《宜黃縣縣學(xué)記》:“蓋以不學(xué)未成之材而為天下之吏,又承衰弊之后,而治不教之民,嗚呼!仁政之所以不行,賊盜刑罰之所以積,其不以此也歟?”
(2).謂沒有學(xué)問。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經(jīng)籍會通二》:“又以《文選》 李善 注在五臣后,其疏淺不學(xué),幾於 王侍書 題閣帖矣!”《老殘游記》第三回:“兄弟以不學(xué)之資,圣恩叫我做這封疆大吏?!?/p>
王陽明名句,觀德亭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救救老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