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舒邦佐《寄端夫三首》:
萱草{1|1}榴花照眼明,水團(tuán)角黍滿盤清。
文殊問疾移秋晚,空想敲門剝啄聲。
注釋參考
萱草
(1).植物名。俗稱金針菜、黃花菜、多年生宿根草本,其根肥大。葉叢生,狹長,背面有棱脊?;┒窢睿冱S色或桔紅色,無香氣,可作蔬菜,或供觀賞。根可入藥。古人以為種植此草,可以使人忘憂,因稱忘憂草。 漢 蔡琰 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對萱草兮憂不忘,彈鳴琴兮情何傷。” 唐 萬楚 《五日觀妓》詩:“眉黛奪將萱草色,紅裙妒殺石榴花?!?明 張時徹 《采葛篇》:“愿留枯根株,化作萱草枝?!?/p>
(2).借指母親。 明 劉基 《發(fā)安溪至青田戎事急不得留有感》詩:“朝原思脊令,夜船夢萱草?!?明 何景明 《為李秀才壽母》詩:“梅花似白髮,萱草亦朱顏。”參見“ 萱堂 ”。
榴花
(1).石榴花。 唐 李商隱 《茂陵》詩:“ 漢 家天馬出蒲梢,苜蓿榴花遍近郊?!?元 劉詵 《和東坡四時詞》之二:“槐影橫階午簟涼,榴花滿地風(fēng)簾靜。” 明 孫仁孺 《東郭記·郁陶思君爾》:“良人去久,沒個人兒走,風(fēng)吹榴花紅欲剖,問道兒家知否?”
(2).據(jù)《南史·夷貊傳上·扶南國》載, 頓遜國 有酒樹似安石榴,采其花汁停甕中,數(shù)日成酒。后以“榴花”雅稱美酒。 南朝 梁元帝 《劉生》詩:“榴花聊夜飲,竹葉解朝酲。” 唐 李嶠 《甘露殿侍宴應(yīng)制》詩:“御筵陳桂醑,天酒酌榴花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寄李士寧先生》詩:“渴愁如箭去年華,陶情滿滿傾榴花?!?/p>
照眼
照眼 (zhàoyǎn) 光亮耀眼;晃眼;強光刺眼 glaring 什么東西這么照眼?水團(tuán)
以粘高粱粉或糯米粉制成的球形食品。 宋 張耒 《端五》詞逸句(失調(diào)名):“水團(tuán)冰浸砂糖裹,有透明角黍松兒和?!?宋 陳達(dá)叟 《蔬食譜》:“水團(tuán),秫粉包糖。團(tuán)團(tuán)秫粉,點點蔗霜,浴以沉水,清甘且香。”
用糯米粉制成的球狀食品。 宋 范成大 《吳郡志·風(fēng)俗》:“重午以角黍、水糰、綵索、艾花、畫扇相餉。”
角黍
食品名。即粽子。以箬葉或蘆葦葉等裹米蒸煮使熟。狀如三角,古用黏黍,故稱?!短接[》卷八五一引 晉 周處 《風(fēng)土記》:“俗以菰葉裹黍米,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,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。一名糉,一名角黍?!?宋 周邦彥 《齊天樂·端午》詞:“角黍包金,香蒲泛玉,風(fēng)物依然 荊楚 。”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穀四·粽》:“糉,俗作粽。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,尖角,如椶櫚葉心之形,故曰糉,曰角黍。近世多用糯米矣,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(jié)物相餽送?;蜓詾榧?屈原 ,作此投江,以飼蛟龍也?!?清 趙翼 《連日競渡再賦》詩:“競渡傳從 楚 歲時,為投角黍弔 湘 纍?!?/p>
滿盤
滿盤 (mǎnpán) 一盤的數(shù)量;亦指豐盛的招待(如食物招待) plateful 全盤;一份食物 dishful 吃了幾份裝得滿盤的冰淇淋 滿盤 (mǎnpán) 最高價錢,最大數(shù)目 the largest sum舒邦佐名句,寄端夫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