熟之而精之,循能造極致老我力已衰,不復競吟事
出自宋代衛(wèi)宗武《題張石山出行吟卷》:
峨峨章甫冠,飄飄凌云氣。
安肯郁郁居,乃試遠游履。
風云負壯圖,川原窮雅志。
槐竹憩幽深,草木仝臭味。
滄溟浩八極,呼吸入胸次。
物怪千萬狀,參錯入吟思。
一篇復一篇,亹亹至百紙,芳菲迷目睫,璀璨照窗幾。
展玩三過讀,殆類噉蔗美。
漸可造沖澹,豈特衒巧麗。
章句亦何有,尚辭尤尚理。
風行自成文,止於所宜止。
熟之而精之,循能造極致老我力已衰,不復競吟事。
羨君年尚壯,進-進殊未已。
骎骎班前個,挺挺俯時輩。
豈但薊北傳,可使雞林至。
注釋參考
之而
須毛?!吨芏Y·考工記·梓人》:“深其爪,出其目,作其鱗之而?!?戴震 補注:“頰側上出者曰之,下垂者曰而,鬚鬣屬也?!?王引之 《經(jīng)義述聞·周官下》:“而,頰毛也;之,猶與也。作其鱗之而,謂起其鱗與頰毛也……然則之為語詞,非實義所在矣。”與 戴 說不同。后人詩文中多用以形容須毛狀的東西或指雕刻的鳥、獸、龍等的須毛耆鬣。 宋 龔頤正 《芥隱筆記·荊公押而字》:“ 荊公 乃又作‘而’字二詩:‘采鯨抗波濤,風作鱗之而?!w用《周禮·考工記》?!?清 王士禛 《龍門閣》詩:“出爪作之而,神奇始何代?!?清 惲敬 《吳城萬壽宮碑銘》:“之而為禽,鄂不為華,鑿堅彫疏,旌旄委蛇?!?/p>
造極
(1).到達最高點。 晉 廬山諸道人 《游石門詩》序:“既至,則援木尋葛,歷險窮崖,猿臂相引,僅乃造極。於是擁勝倚巖,詳觀其下?!?清 唐甄 《潛書·虛受》:“其心如是,是以受攝廣大,造極無上,而與天地準也?!?/p>
(2).喻達到完美之境界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物色》:“然物有恒姿,而思無定檢;或率爾造極,或精思愈疏?!?陸侃如 等注:“達到理想的境地。” 唐 皎然 《詩式·文章宗旨》:“ 康樂公 早歲能文,性穎神澈,及通內(nèi)典,心地更精,故所作詩,發(fā)皆造極。” 明 胡應麟 《詩藪·近體下》:“大概 李 ( 李白 )寫景入神, 王 ( 王昌齡 )言情造極?!?/p>
老我
老人的自稱。 宋 劉克莊 《賀新郎·送黃成父還朝》詞:“老我伴身惟有影,倚徧風軒月榭。” 宋 辛棄疾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和信守鄭舜舉蔗庵韻》詞:“羊腸九折歧路,老我慣經(jīng)從?!?金 李純甫 《送李經(jīng)》詩:“髯 張 元是人中雄,喜如俊鶻盤秋空。怒如怪獸拔枯松,老我不敢嬰其鋒?!?/p>
衛(wèi)宗武名句,題張石山出行吟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