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賀鑄《懷寄寶寇元弼》:
君投筦庫可知非,我飽官糧又愿違。
舊國秋高鴻雁過,長淮水落白魚肥。
西風(fēng)吹夢端相覓,南物留人也念歸。
何日蘆軒下雙榻,滿持樽酒洗塵機(jī)。
注釋參考
知非
(1).五十歲的代稱。《淮南子·原道訓(xùn)》:“故 蘧伯玉 年五十,而有四十九年非?!敝^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過失。后因以“知非”稱五十歲。 唐 白居易 《自詠》:“誠知此事非,又過知非年?!?宋 李清照 《<金石錄>后序》:“余自少 陸機(jī) 作賦之二年,至過 蘧瑗 知非之兩歲,三十四年之間,憂患得失,何其多也?” 清 鈕琇 《觚賸·除夜覘士》:“﹝ 陳楚產(chǎn) ﹞齒踰知非,始補(bǔ)弟子員?!?/p>
(2).省悟以往的錯(cuò)誤。 唐 趙嘏 《東歸道中》詩之一:“平生事行役,今日始知非?!?寧調(diào)元 《東蛻庵三什》:“北瘦南肥各迥然,知非遙想待他年?!?/p>
官糧
(1).舊時(shí)交納于官府的稅糧。 清 顧炎武 《日知錄·俸祿》:“蓋國初民間所納官糧皆米麥也,或折以鈔布,百官所受俸亦米也,或折以鈔?!?/p>
(2).政府發(fā)放的救濟(jì)糧。 清 唐孫華 《發(fā)粟行》:“村民持票蹋成闕,扶攜百里支官糧?!?/p>
賀鑄名句,懷寄寶寇元弼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