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朝誦公有聲畫,卻來看此無聲詩
出自宋代錢鍪《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》:
文昌仙伯天人姿,愛山尋勝如書癡。
忽摩臺(tái)符歷參井,麾幢泝峽春遲遲。
山林川后總效職,萬壑千巖俱獻(xiàn)奇。
就中巫山絕雄勝,插天紫翠相參差。
神妃來下佩聲遠(yuǎn),駐此名地相安之。
峰旋地轉(zhuǎn)自前后,屹立萬馬如追隨。
兩山有川幻天巧,禹功到此神應(yīng)疲。
仰天照眼如匹練,舟行電掣翻云旗。
迅帆競(jìng)惜峰巒過,艅艎望眼裳褰帷。
懸?guī)r下有欲落石,古木上有參天枝。
龍登鶴聚仙既集,云升雨暗天如低。
從來三峽號(hào)至險(xiǎn),高牙穩(wěn)泛如游嬉。
揚(yáng)旌一覽天下勝,詞源倒峽知優(yōu)為。
嘗聞奇觀天亦惜,遇賢輒與因其時(shí)。
少陵遇此雖窮寂,妙語驚人多在茲。
雕鐫萬象發(fā)天閟,衙官屈宋聲爭(zhēng)馳。
公今昆履星辰上,調(diào)元妙手行將施。
天教來作東道主,嘆聲和氣生江湄。
公來頓覺雪山重,青城增氣聯(lián)峨眉。
首驅(qū)巫陽入新句,一洗前作堪爭(zhēng)頤。
英詞從此偏蜀道,迥出塵表無纖緇。
嘗憂此地難久駐,轉(zhuǎn)首絕境成嗟嘻。
直欲使拂素練圖翠嶷,寫松巒起云之狀,模翠屏棲鳳之嵋。
終朝誦公有聲畫,卻來看此無聲詩。
注釋參考
終朝
(1).早晨?!对姟ば⊙拧げ删G》:“終朝采緑,不盈一匊。” 毛 傳:“自旦及食時(shí)為終朝?!薄蹲髠鳌べ夜吣辍罚骸?楚子 將圍 宋 ,使 子文 治兵於 睽 ,終朝而畢,不戮一人。”
(2).整天。 晉 陸機(jī) 《答張悛》詩:“終朝理文案,薄暮不遑瞑?!?唐 杜甫 《冬日有懷李白》詩:“寂寞書齋里,終朝獨(dú)爾思?!?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巧怖》:“愿相同,終朝不離?!?/p>
有聲畫
指詩。因詩中多畫意,且可供人吟誦,故稱。 元 方回 《丹陽道中大雪》詩:“此是老夫有聲畫, 丹陽 道上雪天詩?!?元 岑安卿 《次韓明善題推篷圖》詩:“無聲詩生有聲畫,吟詠工夫見揮灑?!?/p>
卻來
亦作“卻來”。歸來。 唐 李白 《東魯見狄博通》詩:“謂言掛席度滄海,卻來應(yīng)是無長(zhǎng)風(fēng)?!?宋 蘇軾 《送安節(jié)》詩之十四:“萬里卻來日,一庵仍獨(dú)居?!?/p>
無聲詩
指畫。古人以畫雖不能吟哦,但有詩意,故稱為無聲詩。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次韻子瞻子由題憩寂園》之一:“ 李侯 有句不肯吐,淡墨寫出無聲詩?!?蘇軾 《和文與可洋川園池·溪光亭》“溪光自古無人畫,憑仗新詩與寫成” 宋 施元之 注:“《古詩話》:詩人以畫為無聲詩,詩為有聲畫。”《宣和畫譜·顧野王》:“畫,亦 野王 無聲詩也。”據(jù)《四庫全書總目·藝術(shù)類存目》, 清 姜紹書 著有《無聲詩史》,錄 明 代及 清 初畫家小傳。
錢鍪名句,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龐然大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