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頭定有文驚坐,燒尾何妨酒吸杯
出自宋代吳潛《鄉(xiāng)舉鹿鳴勸駕》:
上苑春光已探來,諸公逸駕莫遲回。
點頭定有文驚坐,燒尾何妨酒吸杯。
自是功名難躲避,須知氣節(jié)要壅培。
老夫親手傳衣缽,來歲圖經(jīng)用再開。
注釋參考
點頭
點頭 (diǎntóu) 快速地向前低頭;作為 表示而向前低頭 nod;approve驚坐
亦作“ 驚座 ”。使在座者震驚?!稘h書·游俠傳·陳遵》:“時列侯有與 遵 同姓字者,每至人門,曰 陳孟公 ,坐中莫不震動,既至而非,因號其人曰 陳驚坐 云。” 唐 駱賓王 《春日離長安言懷》詩:“劇談推 曼倩 ,驚坐揖 陳遵 ?!?明 唐寅 《俠客》詩:“ 孟公 好驚坐, 郭解 始橫行?!?明 高啟 《孤園寺》詩:“橘柚垂簷秋殿暗,波濤驚座夜堂空?!?清 李調(diào)元 《桂山和云谷中秋詩再和答之》:“清談人生能驚座,讀書詩成勝倚樓?!?柳亞子 《初度將及預賦》之四:“青綾帳撤談驚座,玄草書成版詎薪。”
燒尾
(1). 唐 以來士子登第或官吏升遷的慶賀宴席。 唐 封演 《封氏聞見記·燒尾》:“士子初登榮進及遷除,朋僚慰賀,必盛置酒饌音樂,以展歡宴,謂之燒尾。説者謂虎變?yōu)槿?,惟尾不化,須為焚除,乃得成人,故以初蒙拜受如虎得為人,本尾猶在,體氣既合,方為焚之,故云燒尾。一云新羊入羣,乃為諸羊所觸,不相親附,火燒其尾則定…… 中宗 時,兵部尚書 韋嗣立 新入三品,戶部侍郎 趙彥昭 假金紫,吏部侍郎 崔湜 復舊官,上命燒尾,令於 興慶池 設食?!?宋 孔平仲 《孔氏談苑·燒尾宴》:“士人初登第,必展歡宴,謂之燒尾……又説:魚躍龍門,化龍時,必須雷電為燒其尾乃化?!?清 朱彝尊 《飲毛檢討寓齋》詩之一:“城隅燒尾宴曾同,六載同來就菊叢?!?/p>
(2). 唐 時大臣初拜官向皇帝獻食。 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公直》:“公卿大臣初拜命者,例許獻食,號為燒尾。”《新唐書·蘇瓌傳》:“時大臣初拜官,獻食天子,名曰‘燒尾’?!?/p>
(3).喻顯達。 唐 許渾 《晚登龍門驛樓》詩:“風云有路皆燒尾,波浪無程盡曝腮。” 唐 羅隱 《投浙東王大夫二十韻》:“想望魚燒尾,咨嗟鼠囓腸?!?清 錢謙益 《次劉漁仲留別韻》:“黃卷秋燈燒尾客,緑窻朝日畫眉人?!?/p>
何妨
何妨 (héfáng) 為什么不 why not 何妨一試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妨 might as well 你何妨試一試吳潛名句,鄉(xiāng)舉鹿鳴勸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