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我常常回憶靈隱山的風光,那里的靈隱寺、天竺山、冷泉停我都曾經(jīng)游覽過。山里氣候宜人,就算是三伏天也如清秋般涼爽。
時常看見白猿攀上高樹,長嘯一聲便不見了蹤影。告別西山之后,我曾多次將所見美景畫下來,但始終覺得畫中峰巒不如實景美麗。
注釋
酒泉子:詞牌名, 原為唐教坊曲。有二體:一見于敦煌曲子詞,雙調(diào)四十九字。宋代潘閬依之,因憶西湖風景而作,故一名《憶余杭》。一多見于《花間集》,自四十字至四十五字,句法用韻彼此大同小異。此二體均以平韻為主,間入仄韻。
西山:即靈隱山,一名武林山。上有北高峰。
三竺: 山名。有上竺、中竺、下竺之分,各建有寺。
冷泉亭:唐時建,在飛來峰下 石門澗旁。幾行游,一作“舊曾游”。
三伏: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總稱。夏至后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第一天,第四個庚日是中伏第一天,立秋后第一個庚 日是末伏第一天。通常也指從初伏第一天到末伏第十天的一段時間。三伏 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期。三伏也用來特指末伏。
白猿:相傳晉代慧理曾養(yǎng)白猿于飛來峰西的呼猿洞。
嘯:撮口長呼。
畫闌:彩繪的闌干。此代指畫廊。
欠峰巒:欠,欠缺;不足。此指畫中 的山巒不夠美。
灑泉子問答
問:《灑泉子》的作者是誰?
答:灑泉子的作者是潘閬
問:灑泉子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灑泉子是宋代的作品
問:灑泉子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長憶西山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長憶西山 出自 宋代潘閬的《灑泉子》
問:長憶西山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長憶西山 的下一句是 靈隱寺前三竺后。
問:出自潘閬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潘閬名句大全
灑泉子賞析
上片起首一句點明題旨,然后直接進入回憶。第二句用兩個地名詞和兩個方位詞,帶出了寺前山后的一切風景點。第三句是近景小景,在展現(xiàn)了廣闊的背景以后,再專門回味游覽冷泉這一名勝時的情形,自然也有舉一點以見全貌的作用。以上兩句是全篇中唯一正面寫景的地方,但句中只標明地點方位和說明舊日曾經(jīng)親游,至于這里的風景到底怎樣美好,作者卻不直說。這樣寫可以讓讀者馳騁想象,他們有可能填補出比任何筆墨、色彩都多得多 、美得多的景象來,這是藝術空白的妙用。上片結尾一句意思是說在這里游憩 ,即使酷熱的三伏天也如清爽的秋日 。如果說前兩句寫景只點出景在哪里,是使用了藝術的拙筆的話,那么這一句在無邊的美景之上精心捕捉山光物態(tài)的神韻,則使用了藝術的巧筆。
過片兩句是想象。冷泉亭左側有呼猿洞,相傳晉代僧人慧理曾蓄白猿于此。這兩句虛事實寫,更添了西山靈氣。從內(nèi)容上看,作者在這兩句中似乎還在通過白猿的長嘯而去,懷念杳無蹤跡的慧理,然后再通過對慧理的追緬,遙寄自己許身湖山、與猿為侶的愿望。結拍兩句,意思是說:別后因為甚思西山而不可得,只好找來西山的畫圖頻頻觀看,但那上面終究找不出真山峰的美質(zhì)來。這里用圖畫作為反襯,西山的靈姿秀氣因此更為突出了 。“ 欠峰巒”,指缺少峰巒 ,實際上是說沒有好的峰巒 ?!爱媹D”,別本作“畫闌”(“闌”同“欄”),說在詩人所處的地方多次憑闌而望,終是看不到西山那些優(yōu)美的山峰。這樣當然也通,但少了西山比圖畫更美麗這層意思。
- 親舊見過多見賀強健戲作此篇偶向人間脫駭機,玉池中夜自生肥。據(jù)鞍馬援雖堪笑,強飯廉頗亦未非。道貌安能希睟盎?世緣但可付猗違。它年不死君須記,曾在天津看落暉。
- 虜廷感賦黃沙風卷半空拋,云重陰山雪滿郊。探水人回移帳就,射雕箭落著弓抄。鳥逢霜果饑還啄,馬渡冰河渴自跑。占得高原肥草地,夜深生火折林梢。
- 復賦河冰四絕春來歸夢刻飛鳧,夜半流澌擁舳艫。似勝去年彭蠡口,雪封廬岳浪翻湖。
- 漢上春雪繁霧乘陰結,寒英匝宇飄。風催洛妃舞,春伴郢人謠。逗浦添珠媚,縈叢掩柳嬌。樓空先月白,野闊助天遙。稍傍魚冰合,還依雉隴銷。一樽無與晤,幽思滿蘭苕。
- 偈頌六十五首十日雨,今日晴。一則多年公案,明明舉似諸人。若是覆盆之下,又爭怪得老僧。
- 琴曲歌辭。走馬引我有辭鄉(xiāng)劍,玉鋒堪截云。襄陽走馬客,意氣自生春。朝嫌劍光靜,暮嫌劍花冷。能持劍向人,不解持照身。
- 忍辱仙人 春澤數(shù)載田苗長亢旱。今春雨雪何滋漫。嘉兆分明知過半。將來看。掀天大熟歌謳滿。二月花開成片段。千株柳發(fā)排堤岸。又待教人裝好漢。相呼喚。提壺挈*爭跳竄。
- 初夏病起青衫蕉鹿夢,江海一畸人。舊國愁生暮,衰年病過春。天垂湖色湛,雨洗月痕新。猶抱遺經(jīng)在,心銜覆載仁。
- 風入松小樊標韻稱香山。壓盡花間。便須著個樓兒住,彩鸞看、飛舞妖閑。珠佩時因醉解,云扉常為春關。耳邊屬付話兒奸。休放蠻檀。綠窗惟怕今宵夢,鶯聲巧、春滿闌干。待把衷腸教與,卻愁長遠都難。
- 避盜泊舟武康遠光亭下與同行分和杜工部詩傷帶郭人煙少,通村徑路微。水光浮棟宇,野色動窗扉。小樹無重數(shù),前山不合圍。艱危鄰虎窟,奔迫詭牛衣。白舫意何適,丹楓看即稀。西園小茅屋,知復幾時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