歸奏已趨天尺五,寵光仍待月重輪
出自宋代真德秀《和侍讀秘臨饑行嚴(yán)韻》:
帝里參陪意最親,聯(lián)鑣忽此為交鄰。
徐行得接雙飛鳳,驟別難留一角麟。
歸奏已趨天尺五,寵光仍待月重輪。
應(yīng)憐留滯窮邊客,晏歲嚴(yán)霜夜夜申。
注釋參考
天尺五
(1).《辛氏三秦記》:“城南 韋 杜 ,去天尺五。” 漢 韋曲 杜曲 皆三輔地,為貴族豪門聚居地。后遂以“天尺五”極言與宮廷相近。 宋 方勺 《泊宅編》卷六:“誰云天尺五,親見玉皇來?!?/p>
(2).謂離天甚近。極言其高。 宋 周邦彥 《鬢云鬆令·送傅國華奉使三韓》詞:“鷺飛遙,天尺五?!?清 黃景仁 《少年行》:“太白高高天尺五,寶刀明月共輝光?!?/p>
寵光
(1).謂恩寵光耀。《左傳·昭公十二年》:“ 夏 , 宋 華定 來聘,通嗣君也。享之,為賦《蓼蕭》,弗知,又不答賦。 昭子 曰:‘必亡。宴語之不懷,寵光之不宣,令德之不知,同福之不受,將何以在?’” 宋 葉適 《祭陳同甫文》:“心事難平,寵光易滿,萬世之長,一朝之短?!?/p>
(2).謂光臨,光顧。 清 李漁 《慎鸞交·品花》:“他説相公屢次寵光我家,十分欽敬?!?/p>
月重輪
樂府曲名。相傳 漢明帝 為太子時,樂人作歌詩四章以贊其德,其二即《月重輪》。見 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音樂》。 三國 魏文帝 、 晉 陸機(jī) 、 南朝 梁戴暠 等皆有《月重輪行》。見《樂府詩集·相和歌辭十五》。
真德秀名句,和侍讀秘臨饑行嚴(yán)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