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孫應(yīng)威《君山》:
君山盤結(jié)青云梯,堂高更覺天象低。
橫江萬頃瑩玻璃,蓬瀛勝概從端倪。
幾欲收拾歸品題,分甘獨令倦攀躋。
使君領(lǐng)客佇沙堤,指點淮浙分東西。
神州三百塵埃迷,慨懷往昔重慘凄。
我聞王師臨青齊,虜穴已掃庭已犁。
志士毋必驚聞雞,威儀喜見皆遺黎。
當(dāng)頌中興鐫浯溪,說秦彊楚不復(fù)稽。
注釋參考
志士
志士 (zhìshì) 有遠大志向和高尚節(jié)操的人 person of ideals and integrity 愛國志士毋必
(1).不持絕對的態(tài)度。謂能因時變通?!墩撜Z·子罕》:“子絶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?!?何晏 集解:“用之則行,舍之則藏,故無專必?!?/p>
(2).不必?!稘h書·杜欽傳》:“詳擇有行義之家,求淑女之質(zhì),毋必有色聲音技能,為萬世da{1*1}法?!?/p>
聞雞
(1).聽到雞叫。指黎明。 明 何景明 《祭亡兄東昌公文》:“始在 巴陵 ,聞雞,通衙執(zhí)燭視事?!?/p>
(2).見“ 聞雞起舞 ”。
威儀
威儀 (wēiyí) 儀表威武嚴肅;軍容整齊的 impressive and dignified manner 指隨從 suite遺黎
亦作“ 遺黧 ”。1.亡國之民?!稌x書·地理志下》:“自中原亂離,遺黎南渡,并僑置牧司,在 廣陵 丹徒 南城,非舊土也?!?唐 唐彥謙 《鄧艾廟》詩:“ 昭烈 遺黎死尚羞,揮刀斫石恨 譙周 。” 清 方文 《宋遺民詠·吳子昭雯》:“是時草莽間,尚有遺黎在?!?/p>
(2).指淪陷區(qū)的人民。 宋 蘇轍 《送李誠之知瀛州》詩:“往事安足懲,遺黎待公保?!?/p>
(3).劫后殘留的人民?!杜f唐書·裴度傳》:“ 度 乃約法,唯盜賊鬭殺外,餘盡除之,其往來者,不復(fù)以晝夜為限,於是 蔡 之遺黎始知有生人之樂。” 金 王若虛 《王氏先塋之碑》:“時甫離兵火,遺黎反側(cè)未安?!?清 楊潮觀 《汲長孺矯詔發(fā)倉》:“難得大人肯援之以手,只是等你事畢回來,方去陳奏,此間殘喘遺黎,早都餓死,還救得甚來?”
(4).后世百姓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玄暢賦》:“逸千載而流聲,超遺黎而度俗。” 明 張居正 《神母授圖萬年永賴頌》:“無留巨浸,痛我遺黧?!?明 魏時亮 《平壤拜箕子墓并訪井田遺跡》詩:“舊井存 殷 畫,遺黎尚古風(fēng)?!?章炳麟 《沉藎哀辭》:“哀我遺黎,不絶如系?!?/p>
孫應(yīng)威名句,君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