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司馬光《首夏二章呈諸鄰》:
燭燭久旱天,颯颯昨宵雨。
塵頭清過轍,水脈生新渚。
豈徒滋杞菊,亦可望禾黍。
勿笑盤蔬陋,時(shí)來一觴舉。
注釋參考
燭燭
形容月光明亮?!段倪x·蘇武<雜詩>之四》:“燭燭晨明月,馥馥我蘭芳?!?呂向 注:“燭燭,月光也?!?前蜀 韋莊 《搗練篇》:“月華吐艷明燭燭,青樓婦唱擣衣曲?!?明 何景明 《中秋十七夜留康德涵飲》詩之二:“嗟爾晨明月,燭燭安所求。”
颯颯
颯颯 (sàsà) 形容風(fēng)吹動(dòng)樹木枝葉等的聲音 rustle;sough 秋風(fēng)颯颯 寒雨颯颯昨宵
昨夜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早行逢故人車中為贈(zèng)》詩:“昨宵何處宿,今晨拂露歸。” 唐 韓愈 《送張道士》詩:“昨宵夢倚門,手取連環(huán)持?!?元 王實(shí)甫 《西廂記》第二本第一折:“昨宵箇錦囊佳製明勿引,今日箇玉堂人物難親近?!?/p>
司馬光名句,首夏二章呈諸鄰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培根詞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