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弦切切怨飔飔,鬼哭神悲秋窸窣
出自唐代劉景復(fù)《夢為吳泰伯作勝兒歌》:
繁弦已停雜吹歇,勝兒調(diào)弄邏娑撥。
四弦攏拈三五聲,喚起邊風(fēng)駐明月。
大聲嘈嘈奔淈淈,浪蹙波翻倒溟渤。
小弦切切怨飔飔,鬼哭神悲秋窸窣。
倒腕斜挑掣流電,春雷直戛騰秋鶻。
漢妃徒得端正名,秦女虛夸有仙骨。
我聞天寶十年前,涼州未作西戎窟。
麻{1|1}衣右衽皆漢民,不省胡法暫蓬勃。
太平之末狂胡亂,犬豕崩騰恣唐突。
玄宗未到萬里橋,東洛西京一時(shí)沒。
漢土民皆沒為虜,飲恨吞聲空嗢咽。
時(shí)看漢月望漢天,怨氣沖星成彗孛。
國門之西八九鎮(zhèn),高城深壘閉閑卒。
河湟咫尺不能收,挽粟推車徒兀兀。
今朝聞奏涼州曲,使我心神暗超忽。
勝兒若向邊塞彈,征人淚血應(yīng)闌干。
注釋參考
小弦
弧形曲線。常用以稱舊歷每月上旬初出及下旬將晦時(shí)的眉狀月。 宋 吳文英 《宴清都·壽秋壑》詞:“對小弦、月掛南樓,涼浮桂酒。”
小絃:亦作“ 小弦 ”。指彈撥樂器的細(xì)弦?!俄n非子·外儲(chǔ)說左下》:“夫瑟以小絃為大聲,以大絃為小聲,是小大易序,貴賤易位,儒者以為害義,故不鼓也?!薄逗鬂h書·陳寵傳》:“夫?yàn)檎q張琴瑟,大弦急則小弦絶?!?唐 劉禹錫 《曹剛》詩:“大絃嘈嘈小絃清,噴雪含風(fēng)意思生?!?宋 張先 《定西蕃》詞:“三十六絃蟬鬧,小絃蜂作團(tuán)。”
切切
切切 (qièqiè) 急切;急迫 earnestly;urgently 何至切切如此 哀怨、憂傷貌 worried 心切切而內(nèi)圮 深切 deep;profound 切切為恨 懇摯 earnest and sincere 待我心切切 務(wù)必;必須——多用于書信 be sure to 切切不可忘記 用在布告、條令等尾,表示再三告誡 used at the end of regulations or a notice,expressing the notion of urging again and again 切切此布 形容聲音輕細(xì)而急促 以弦切切?!啤?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嘈嘈切切錯(cuò)雜彈。飔飔
(1).涼爽、微寒貌。 唐 溫庭筠 《罩魚歌》:“風(fēng)颸颸,雨離離。菱茭刺,鸂鶒飛?!?元 胡助 《居庸關(guān)》詩:“朝光暎蒼翠,征袖涼颸颸?!?/p>
(2).凄清貌。 唐 劉景復(fù) 《夢為吳泰伯作勝兒歌》:“小弦切切怨颸颸,鬼哭神悲秋窸窣?!?唐 溫庭筠 《春愁曲》:“錦疊空牀委墜紅,颸颸掃尾雙金鳳。”
(3).風(fēng)吹迅疾貌。 清 姚鼐 《寄仲孚應(yīng)宿》詩:“青天澹秋色,帆舉風(fēng)颸颸?!?/p>
悲秋
悲秋 (bēiqiū) 看到秋無草木凋零而感到傷悲 feel sad with withered plants in the autumn 閑庭欹枕正悲秋?!?jiǎng)⒓嬖?h3>窸窣象聲詞。形容輕微細(xì)碎之聲。 唐 杜甫 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》:“何梁幸未拆,枝撐聲窸窣?!?宋 范成大 《夜至寧庵見壁間端禮昆仲倡和明日將去次其韻》:“吚啞禽語曉光浄,窸窣草鳴朝雨涼。”《紅樓夢》第六回:“約有一二十個(gè)婦人,衣裙窸窣,漸入堂屋,往那邊屋內(nèi)去了。” 葉圣陶 《恐怖的夜》:“他的腳步聲,衣裳窸窣聲,燈籠動(dòng)蕩聲,打破了這個(gè)無邊的沉寂?!?/p>
劉景復(fù)名句,夢為吳泰伯作勝兒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