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蘇軾《與正輔游香積寺》
越山少松竹,常苦野火厄。
此峰獨(dú)蒼然,感荷佛祖力。
茯苓無人采,千歲化琥珀。
幽光發(fā)中夜,見者惟木客。
我豈無長镵,真贗苦難識。
靈苗與毒草,疑似在毫發(fā)。
把玩竟不食,棄置長太息。
山僧類有道,辛苦常谷汲。
我慚作機(jī)舂,鑿破混沌穴。
幽尋恐不繼,書板記歲月。
注釋參考
感荷
感謝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拜侍郎上疏》:“祇奉恩命,憂愧增灼,不勝感荷屏營之情?!?唐 盧仝 《月蝕詩》:“再得見天眼,感荷天地力?!?明 方孝孺 《與邵真齋書》之四:“遠(yuǎn)貽藥物,感荷厚意,曷日而忘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許壽裳》:“ 喬峰 事蒙如此鄭重保證,不勝感荷?!?/p>
佛祖
(1).佛教稱修行成道者為佛,開創(chuàng)宗派者為祖師,故稱成佛作祖者為佛祖。 宋 志磐 有《佛祖統(tǒng)紀(jì)》五十四卷,詳載 天臺宗 的源流。 宋 蘇軾 《和蔡景繁海州石室》詩:“前年開閣放柳枝,今年洗心歸佛祖。” 宋 何薳 《春渚紀(jì)聞·蘇黃秦書各有所僻》:“余家收 山谷 所書禪句幾三十餘首,有云……‘自是釣魚船上客,偶除鬚鬢著袈裟,佛祖位中留不住,夜來依舊宿蘆花?!?元 宋旡 《答無住和太初韻見寄》:“眼高無佛祖,詩癖有山兄。”
(2).指佛教的創(chuàng)始人 釋迦牟尼 。
(3).猶言老天爺。表示驚嘆之詞?!都t樓夢》第四一回:“ 劉姥姥 聽了,搖頭吐舌説道:‘我的佛祖!倒得十來隻雞來配他,怪道這個味兒!’”
蘇軾名句,與正輔游香積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