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智愚《偈頌二十一首》:
夫蠱者最靈通,不期而會(huì),不約而同。
拶著崖崩石裂,拋出金圈栗蓬。
驚倒露柱,哧煞燈籠。
不知何處夫毒種,元來門里有蟲。
注釋參考
驚倒
震驚傾倒。 宋 蘇軾 《次韻秦觀秀才見贈(zèng)》:“江湖放浪久全真,忽然一鳴驚倒人?!?元 虞集 《題韓干畫馬》詩:“昔觀祕府 韓 絶少,得見 龍眠 已驚倒?!?/p>
露柱
指旌表門第立柱柱端的龍形部分?!抖鼗妥兾募こ笈壠稹罚骸皟赡_出來如露柱?!?蔣禮鴻 通釋:“露柱,旌表門第的柱端龍形的部分。”《古尊宿語錄·云門匡真禪師廣錄中·空中語要》:“不見有露柱,見解偏枯。見露柱但喚作露柱,見拄仗但喚作拄仗,有什么過?!?宋 陸游 《拄杖歌》:“歸來燈前夜欲半,露柱説法君應(yīng)聞?!?/p>
燈籠
燈籠 (dēnglóng) 照明用具,有透明的罩防風(fēng),通常有支架或提手 lantern釋智愚名句,偈頌二十一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