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晃逈《句》:
出自宋代晃逈《句》,該句一般未成詩或是殘句。
注釋參考
文昭
(1).文德昭著?!秶Z·周語下》:“ 成王 能明文昭,能定武烈者也?!薄段倪x·劉琨<答盧諶詩>》:“資忠履信,武烈文昭?!?李善 注:“ 漢武帝 贈故 朱崖 太守 董廣 詔曰:‘伐叛柔服,文昭武烈?!?曹植 令曰:‘相者文德昭,將者武功烈。’”
(2).謂宗廟位次。 文王 之子為昭?!段倪x·顏延之<應(yīng)詔宴曲水作詩>》:“昔在 文 昭,今惟 武 穆?!?李善 注:“言昔者在 高祖 之子為王,同於 文王 之昭,今帝之子為王,又同 武王 之穆……《漢書》 韋玄成 議曰:父為昭,子為穆,孫復(fù)為昭。昭穆,父子之迭號,千祀而一也?!?清 朱大韶 《實(shí)事求是齋經(jīng)義·二叔辨》:“徧考經(jīng)傳諸子,無并 管 、 蔡 、 霍叔 為三叔者,至謂下文方列 文 昭,故不謂 管 蔡 ,説更無理。”參見“ 文昭武穆 ”。
垂象
顯示征兆。古人迷信,把某些自然現(xiàn)象附會人事,認(rèn)為是預(yù)示人間禍福吉兇的跡象?!兑住だM辭上》:“天垂象,見吉兇,圣人象之?!?唐 丁澤 《龜負(fù)圖》詩:“天意將垂象,神龜出負(fù)圖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十六回:“ 保正 夢見北斗七星墜在屋脊上;今日我等七人聚義舉事,豈不應(yīng)天垂象!”
晃逈名句,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