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機(jī)歷歷兮,三昧塵塵
出自宋代釋正覺《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》:
學(xué)絕與鄰,名生實(shí)賓。
少年行腳事,老倒住山人。
拄杖雖無二升米,虛空自有十方身。
一機(jī)歷歷兮,三昧塵塵。
注釋參考
歷歷
歷歷 (lìlì) 一個(gè)個(gè)清晰分明 distinctly;clearly 歷歷可數(shù) 歷歷在目三昧
三昧 (sānmèi) 佛教用語,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,意思是止息雜念,使心神平靜,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。借指事物的要領(lǐng),真諦 (Budd.)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;knack;secret 正令筆扛鼎,亦未造三昧?!懹巍妒咀舆^》 深得其中三昧塵塵
(1).佛教語。猶言世界。 宋 蘇軾 《遷居》詩:“吾生本無待,俯仰了此世。念念自成刼,塵塵各有際?!?趙次公 注:“佛以世界為塵,塵塵有際,言物各有世界也?!?宋 范成大 《十月二十六日偈》:“窗外塵塵事,窗中夢夢身。”
(2).佛教語。猶言世世;無量數(shù)。 唐 常達(dá) 《山居八詠》之五:“真性寂無機(jī),塵塵祖佛師。” 宋 蘇軾 《夢齋銘》:“夢覺之間,塵塵相授,數(shù)傳之后,失其本矣?!?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八一:“歷刼如何報(bào)佛恩?塵塵文字以為門。”
釋正覺名句,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