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邵雍《感事吟》:
理順面前皆道路,義乖門外是榛荊。
何人肯認皆言語,此語分明人不聽。
注釋參考
肯認
認可;同意。 李大釗 《再論新亞細亞主義》:“我主張依各洲的小聯(lián)合作基礎造世界的聯(lián)邦,實在是為聯(lián)合便利上起見, 承元君 替我想的,的確不錯。但是 承元君 說這個答案自然不能成立,我卻不敢肯認?!?/p>
言語
言語 (yányǔ) 說出來的話;說出來的一個詞 spoken language;speech 言語 (yányu) 〈方〉∶招呼;回答;開口 speak out 回答呀,別不言語 言語 (yányu) 說話 speech;answer;speak;talk 與人罕言語?!鳌?魏禧《大鐵椎傳》 市人之言語?!啤?杜牧《阿房宮賦》明人
(1).明白人?!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四二回:“只要存了心,何時非報恩之時,何地非報恩之地,明人還要細説么?” 海默 《從城里來的姑娘》:“可來了救命的明人了,你說這筆款到底該記在貸方,還是記在借方的賬上呢?”
(2).指 明 代人。 巴金 《沉落集·沉落》:“我最近買了一部很好的 明 人小品?!?/p>
(3).指心地光明的人。參見“ 明人不做暗事 ”。
不聽
(1).謂不聽從別人的意見。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下》:“ 齊侯 不聽左右, 魏主 不聽譽者,而明察照羣臣?!薄逗鬂h書·伏湛傳》:“ 步 欲留與 隆 共守二州, 隆 不聽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二一回:“早勸他不聽,此刻后悔了,卻是遲了。”
(2).不允許。《北史·魏世祖太武帝紀》:“庚戌,詔自三公已下至於卿士,其子息皆詣太學……不聽私立學校,違者師身死,主人門誅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青梅》:“及見女,暴怒,杖逐而出,不聽入門。”
(3).不定罪。《禮記·王制》:“司寇正刑明辟,以聽獄訟,必三刺。有旨無簡不聽?!?鄭玄 注:“簡,誠也。有其意無其誠者,不論以為罪?!?孔穎達 疏:“既得其所犯之罪雖有旨意,無誠實之狀,則不聽之,不論以為罪也?!?/p>
邵雍名句,感事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