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棲蟾《再宿京口禪院》:
灘聲依舊水溶溶,岸影參差對梵宮。
楚樹七回凋舊葉,江人兩至宿秋風(fēng)。
蟾蜍竹老搖疏白,菡萏池干落碎紅。
多病支郎念行止,晚年生計(jì)轉(zhuǎn)如蓬。
注釋參考
支郎
(1).稱 漢 末、 三國 時(shí)僧人 支謙 。 月支國 人,于 東漢 末遷居 吳 地,從 吳 孫權(quán) 黃武 二年(公元223年)到 孫亮 建興 二年(公元253年),譯出《大明度無極經(jīng)》等八十八部,一百一十八卷,為著名的佛經(jīng)翻譯家。其人細(xì)長黑瘦,眼多白而睛黃,除博通梵籍外,于世間技藝亦多所精究,時(shí)人諺曰:“ 支郎 眼中黃,形軀雖小是智囊?!眳㈤?隋 費(fèi)長房 《歷代三寶記·魏吳錄》、 宋 道誠 《釋氏要覽·稱謂》。
(2).指 晉 代高僧 支遁 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釋道·禪林諸名宿》:“其時(shí) 雪浪 洪恩 本講經(jīng)法司,而風(fēng)流文藻,辨博自喜,有 支郎 畜馬剪隺之風(fēng)。” 清 曹寅 《寄題東園》詩之七:“ 支郎 偏愛馬,處士獨(dú)憐鶴。”參見“ 支公 ”。
(3).泛稱僧人。 唐 鄭谷 《重訪黃神谷策禪者》詩:“初塵芝閣辭禪閣,卻訪 支郎 是老郎?!?前蜀 韋莊 《下第題青龍寺僧房》詩:“酒薄恨濃消不得,卻將惆悵問 支郎 。”
行止
行止 (xíngzhǐ) 行動的蹤跡 whereabouts 行止難測 行動;活動 act;move 猶言一舉一動 behaviour;conduct 故大英雄見得定,識得破,不偷一時(shí)之歡娛,壞自己與他的行止。——《三刻拍案驚奇》晚年
[old age;one's evening (later,remaining) years] 老年人一生中最后階段
詳細(xì)解釋(1).年老之時(shí)?!读簳は暮顏崅鳌罚骸巴砟觐H好音樂?!?唐 包佶 《發(fā)襄陽后卻寄gong{1*1}安人》詩:“晚年多疾病,中路有風(fēng)塵?!薄毒劳ㄑ浴だ祥T生三世報(bào)恩》:“人道他晚年一第,又居冷局,替他氣悶,他欣然自如。” 梁斌 《紅旗譜》五一:“他老早就想過田園生活:茅屋三椽,老棗數(shù)株,二畝田園,一口小井,一把轆轤,就足以娛晚年了?!?/p>
(2).末年。 宋 歐陽修 《六一詩話》:“ 唐 之晚年,詩人無復(fù) 李 杜 豪放之格,然亦務(wù)以精意為高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