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腹恐累人,寧我食無肝。
出自宋朝蘇軾《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(xiāng)》
治生不求富,讀書不求官。
譬如飲不醉,陶然有余歡。
君看龐德公,白首終泥蟠。
豈無子孫念,顧獨遺以安。
鹿門上?;?,床下拜龍鸞。
躬耕竟不起,耆舊節(jié)獨完。
念汝少多難,冰雪落綺紈。
五子如一人,奉養(yǎng)真色難。
烹雞獨饋母,自饗苜蓿槃。
口腹恐累人,寧我食無肝。
西來四千里,敝袍不言寒。
秀眉似我兄,亦復心閑寬。
忽然舍我去,歲晚留余酸。
我豈軒冕人,青云意先闌。
汝歸蒔松菊,環(huán)以青瑯玕。
榿陰三年成,可以掛我冠。
清江入城郭,小圃生微瀾。
相従結(jié)茅舍,曝背談金鑾。
注釋參考
口腹
口腹 (kǒufù) 指飲食 food 口腹之欲累人
被囚禁的人。 清 萬夔輔 《中秋獄中作寄老妻》詩:“此生此月獄中看,分照纍人不算圓?!?
食無肝
《東觀漢記·閔貢傳》:“ 閔仲叔 居 安邑 ,老病家貧,不能買肉,日買一片豬肝,屠者或不肯為斷。 安邑 令候之,問諸子何飯食,對曰:‘但食豬肝,屠者或不肯與之?!畛鰟惺欣簦筚I輒得。 仲叔 怪問之,其子道狀,乃嘆曰:‘ 閔仲叔 豈以口腹累 安邑 耶?’遂去之 沛 。”后遂用作典故,以“食無肝”形容士人清廉自愛。 宋 蘇軾 《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(xiāng)》詩:“口腹恐累人,寧我食無肝。”亦省作“ 食肝 ”。 明 高啟 《方隱君山園》詩:“此時採擷自足飽,肯為食肝煩縣令?”
蘇軾名句,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(xiāng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