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明河篇》:
明河八月轉(zhuǎn)分明,炯如素練西南傾。
年年歲歲見河漢,坊坊曲曲聞碪聲。
良人萬里事征行,碪聲中有玉關(guān)情。
遙知鐵衣冷如水,指點明河白發(fā)生。
磧中草死駱駝鳴,萬里卻望長安城。
兒生總角爺未見,歸心頓覺封侯輕。
漢家自古有夷狄,付與窮荒何足惜;只愿天狼無光太白低,還家為婦說安西。
注釋參考
駱駝
亦作“ 駱駞 ”。 1.哺乳動物。軀體高大,背有駝峰,或單或雙。蹄扁平,蹄底有肉質(zhì)的墊。性溫順,能反芻,耐饑渴,可負(fù)重致遠(yuǎn),是沙漠地區(qū)的重要力畜。 漢 陸賈 《新語·道基》:“夫驢、騾、駱駞、犀、象、瑇瑁、琥珀、珊瑚、翠羽、珠玉,山生水藏,擇地而居?!薄逗鬂h書·梁慬傳》:“ 慬 等出戰(zhàn)……乘勝追擊,凡斬首萬餘級,獲生口數(shù)千人,駱駝畜產(chǎn)數(shù)萬頭。” 唐 韓愈 《石鼓歌》:“氊苞席裹可立致,十鼓祗載數(shù)駱駝?!?明 陳繼儒 《珍珠船》卷三:“ 趙崇 是輕薄圓頭,於 鄂州 坐上佯不識駱駞,呼為山驢?!?冰心 《到青龍橋去》:“除了淺黃色一串的駱駝,從深黃色的山腳下,徐徐走過之外,一切都是單調(diào)的?!?/p>
(2).蟲名。即灶馬。 徐珂 《清稗類鈔·動物·灶馬》:“﹝灶馬﹞以其脊高腳長,故又有駱駝之稱?!?
詳細(xì)解釋亦作“ 駱駞 ”。1.哺乳動物。軀體高大,背有駝峰,或單或雙。蹄扁平,蹄底有肉質(zhì)的墊。性溫順,能反芻,耐饑渴,可負(fù)重致遠(yuǎn),是沙漠地區(qū)的重要力畜。 漢 陸賈 《新語·道基》:“夫驢、騾、駱駞、犀、象、瑇瑁、琥珀、珊瑚、翠羽、珠玉,山生水藏,擇地而居?!薄逗鬂h書·梁慬傳》:“ 慬 等出戰(zhàn)……乘勝追擊,凡斬首萬餘級,獲生口數(shù)千人,駱駝畜產(chǎn)數(shù)萬頭?!?唐 韓愈 《石鼓歌》:“氊苞席裹可立致,十鼓祗載數(shù)駱駝。” 明 陳繼儒 《珍珠船》卷三:“ 趙崇 是輕薄圓頭,於 鄂州 坐上佯不識駱駞,呼為山驢?!?冰心 《到青龍橋去》:“除了淺黃色一串的駱駝,從深黃色的山腳下,徐徐走過之外,一切都是單調(diào)的?!?/p>
2.蟲名。即灶馬。 徐珂 《清稗類鈔·動物·灶馬》:“﹝灶馬﹞以其脊高腳長,故又有駱駝之稱。”
萬里
萬里(1916- ) : 中國無產(chǎn)階級革命家。山東東平人。1936年加入中國gong{1*1}產(chǎn){1*1}黨。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、南京市軍管會經(jīng)濟(jì)部部長。建國后,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(shè)部部長、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、鐵道部部長、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、中央書記處書記、國務(wù)院副總理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。卻望
亦作“卻望”?;仡^遠(yuǎn)看。 唐 杜甫 《暫如臨邑率爾成興》詩:“暫游阻詞伯,卻望懷 青關(guān) 。” 唐 盧綸 《長安春望》詩:“東風(fēng)吹雨過青山,卻望千門草色閒?!?宋 蘇軾 《興龍節(jié)集英殿宴教坊詞·放女童隊》:“龍樓卻望,鼉鼓屢催,再拜天階,相將好去?!?/p>
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(xì)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(xiàn)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(lǐng)導(dǎo)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,號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?!?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?!?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?!?/p>
陸游名句,明河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