馳道蔽虧松半死,射場(chǎng)埋沒雉多馴
出自宋代王安石《和王微之秋浦望齊山感李太白杜牧之》:
齊山置酒菊花開,秋浦聞猿江上哀。
此山漠漠云垂地,南埭悠悠水映人。
馳道蔽虧松半死,射場(chǎng)埋沒雉多馴。
登高一曲悲亡國,想繞紅梁落暗塵。
注釋參考
馳道
古代供君王行駛車馬的道路。泛指供車馬馳行的大道?!抖Y記·曲禮下》:“歲兇,年穀不登,君膳不祭肺,馬不食穀,馳道不除,祭事不縣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馳道,正道。如今之御路也。是君馳走車馬之處,故曰馳道也。”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:“二十七年……治馳道?!?裴駰 集解引 應(yīng)劭 曰:“馳道,天子道也。道若今之中道然?!?宋 梅堯臣 《和王景彝正月十四夜有感》:“馳道橫頭起山岳,露臺(tái)周匝簇車輪?!?清 宋之繩 《隨蹕雜記》詩:“絶壁成馳道,堅(jiān)冰過屬車?!?/p>
蔽虧
謂因遮蔽而半隱半現(xiàn)。 唐 孟郊 《夢(mèng)澤行》:“ 楚 山爭(zhēng)蔽虧,日月無全輝。” 清 劉大櫆 《浮山記》:“古木蒼藤,蔽虧掩映,冬夏常蔚然。” 趙光榮 《里湖紀(jì)游》詩之三:“高高望無極,蔽虧天日光。”
半死
(1).未全死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春日》詩:“水映寄生竹,山橫半死桐?!?唐 杜甫 《風(fēng)疾舟中伏枕書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》:“尚錯(cuò)雄鳴管,猶傷半死心。” 清 趙翼 《老柳復(fù)裂二丈許而枝葉特茂詩以張之》:“殘軀漫比半死桐,壽相端推不材木。”參見“ 半死半生 ”。
(2).接近破滅。 郭沫若 《瓶》詩之二三:“她寫信是慣在星期,今天是該信到時(shí),我的希望呀已經(jīng)半死!”
埋沒
埋沒 (máimò) 埋在地下 bury;lay an ambush;lie in ambush 生男埋沒隨百草?!啤?杜甫《兵車行》 棺材被土埋沒了 使顯露不出來,不能發(fā)揮作用 hold back;stifle 埋沒人材王安石名句,和王微之秋浦望齊山感李太白杜牧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