豈惟枌社意,亦喜叢林聲
出自宋代高斯得《贈(zèng)蜀僧欽師》:
天臺(tái)招提藪,我常避其塵。
夫豈無名緇,近膩終汗人。
衲子來西州,見之獨(dú)情親。
豈惟枌社意,亦喜叢林聲。
欽公惜我去,索贈(zèng)良殷勤。
子道我弗學(xué),安能淑而身。
雖然第一義,儒釋曾何分。
要踏石頭路,須還鐵腳根。
注釋參考
豈惟
見“ 豈唯 ”。
枌社
(1). 枌榆社 的省稱。指 漢高祖 的故里?!段倪x·江淹<雜體詩·效袁淑“從駕”>》“ 枌邑 道嚴(yán)玄” 唐 張銑 注:“ 漢 豐邑 有 枌社 。”
(2).指 新豐 枌榆社 。 清 董俞 《落花篇》詩:“ 渭城 倡婦承歌扇, 枌社 游人拂馬蹄。”參見“ 枌榆 ”。
(3).泛指家鄉(xiāng)、故里。 宋 陸游 《紹熙辛亥九月四日雨后白龍掛西北方復(fù)雨三日》詩:“皇天生民豈不愛,龍亦何心敗吾稼?父老相看出無策,攬?zhí)轭D顙號(hào) 枌社 。” 元 劉壎 《隱居通義·文章四》:“ 枌社 數(shù)交朋,萍蹤幾聚散?!?清 黃宗羲 《念祖堂記》:“若以為先生念其故居而已, 枌社 春秋,何所阻隔?”
叢林
叢林 (cónglín) 樹林 jungle 叢林戰(zhàn) 和尚聚居修行的處所,后泛指大寺院 Buddhist monastery 魯智深回到叢林選佛場(chǎng)中禪床上,撲倒頭便睡。——《水滸傳》高斯得名句,贈(zèng)蜀僧欽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