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貫休《懷張為、周樸》
張周二夫子,詩好人太癖。更不過嶺來,如今頭盡白。
人傳禹力不到處,河聲流向西。又到處即閉戶,
逢君方展眉。不知是不是,若是即大奇。我又聞二公,
心與人不同,一生常在寂寞中。有時狂吟入僧宅,
錦囊鳥啼荔枝紅。有時冥搜海山腦,珊瑚枝動日杲杲。
圣君在上知不知,赤面濁醪許多好。
注釋參考
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是不是
動不動,總是。《宣和遺事》前集:“動不動金瓜碎腦,是不是斧鉞臨身?!?元 曾瑞 《一枝花·買笑》套曲:“怕你肯不肯回與我句真實話,可休是不是空教人指點咱?!?元 高文秀 《遇上皇》第一折:“動不動要手模,是不是取招狀?!薄都t樓夢》第liu{1*1}四回:“其實給他看也倒沒有甚么,但只我嫌他是不是的寫給人看去。”
若是
若是 (ruòshì) ——一般用在偏正復(fù)句中偏句的開頭,表示假設(shè),相當于“要是”、“如果”,正句中常用“就”、“便”跟它相呼應(yīng) if 若是似都管看待我們時,并不敢怨悵。——《水滸傳》 他若是不去,我們就讓別人去貫休名句,懷張為、周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長安凱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