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道顏《頌古八首》:
牛頭菩薩面,馬面夜叉頭。
不作馬逆罪,快樂(lè)百無(wú)憂。
注釋參考
牛頭
(1).牛的頭?!度龂?guó)志·蜀志·諸葛亮傳》“木牛流馬,皆出其意” 裴松之 注引《諸葛亮集》:“曲者為牛頭,雙者為牛腳。”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陳鐵耕》:“昨收到廿二日函并木刻……《嶺南之春》的缺點(diǎn)是牛頭似乎太大一點(diǎn),但可以用的?!?/p>
(2).牛頭形的酒尊。 唐 李賀 《河陽(yáng)歌》:“牛頭高一尺,隔坐應(yīng)相見。月從東方來(lái),酒從東方轉(zhuǎn)?!?王琦 注:“牛頭,酒巵。”
(3).佛教指地獄中的牛頭鬼卒?!度龂?guó)志·蜀志·蔣琬傳》:“ 琬 見推之后,夜夢(mèng)一牛頭在門前,流血滂沱,意甚惡之?!薄斗ㄔ分榱帧肪硎唬骸胺蛘摰鬲z幽酸,特為痛切……牛頭惡眼,獄卒兇牙,長(zhǎng)叉拄肋?!眳⒁姟?牛頭阿旁 ”。
(4).見“ 牛頭旃檀 ”。
菩薩面
形容慈祥的面容。 宋 朱熹 《題畫卷·鬼佛》詩(shī):“冥濛罔象姿,相好菩薩面?!?周立波 《暴風(fēng)驟雨》第二部六:“這 老杜 家裝個(gè)菩薩面,心眼跟 韓老六 家一般壞?!?/p>
馬面
(1).長(zhǎng)形的臉面?!侗笔贰晒鈧鳌罚骸?光 字 明月 ,馬面彪身,神爽雄杰,少言笑,工騎射。”
(2).迷信傳說(shuō) 閻王 手下的鬼卒,頭像馬首。《西游記》第五六回:“老者道:‘爺爺呀,一個(gè)夜叉,一個(gè)馬面,一個(gè)雷公!’” 魯迅 《朝花夕拾·無(wú)?!罚骸叭欢怯志烤故顷庨g, 閻羅天子 、 牛首阿旁 ,還有 中國(guó) 人自己想出來(lái)的馬面。”
(3).古時(shí)沿著城墻所建的一系列在平面上凸出于墻面外的墩臺(tái)。其作用是加固城體,便于觀察和夾擊攻城敵兵。 宋 沉括 《夢(mèng)溪筆談·官政一》:“其城不甚厚,但馬面極長(zhǎng)且密。予親使人步之,馬面皆長(zhǎng)四丈,相去六、七丈?!?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七:“城成,周六里半零六十五步,高三丈,門樓、靴城、馬面、敵樓悉備?!?/p>
夜叉
夜叉 (yècha) 能啖鬼或捷疾鬼,佛教徒所說(shuō)的一種chi{1|1}人惡鬼或騰飛空中、速疾隱秘之惡鬼。原為印度神話中一種半神的小神靈 梵Yaksa;malevolent spirit 比喻相貌丑陋、兇惡的人 hideous, ferocious person釋道顏名句,頌古八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