栗塢修禪寺,仙香寄石橋
出自唐代貫休《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(時(shí)黃賊陷東陽公避地于浙右)》:
至理至昭昭,心通即不遙。
圣威無遠(yuǎn)近,吾道太孤標(biāo)。
辛苦蘇氓俗,端貞答盛朝。
氣高吞海岳,貧甚似漁樵。
庾亮風(fēng)流澹,劉寬政事超。
清須遭貴遇,隱已被誰招。
栗塢修禪寺,仙香寄石橋。
風(fēng)雷巡稼穡,魚鳥合歌謠。
視事私終殺,憂民態(tài)亦凋。
道高無不及,恩甚固難消。
大寇山難隔,孤城數(shù)合燒。
烽煙終日起,湯沐用心燋。
勇義排千陣,誅鋤擬一朝。
誓盟違日月,旌旆過寒潮。
古驛江云入,荒宮海雨飄。
仙松添瘦碧,天驥減豐膔。
似在陳兼衛(wèi),終為宋與姚。
已觀云似鹿,即報(bào)首皆梟。
盡愿回清鏡,重希在此條。
應(yīng)憐千萬戶,禱祝向唐堯。
注釋參考
禪寺
佛寺。 清 顧炎武 《恭謁高皇帝御容于靈谷寺》詩:“肅步投禪寺,焚香展御容。”
石橋
(1).石造的橋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濟(jì)水二》:“河?xùn)|岸有石橋,橋本當(dāng)河,河移,故廁岸也?!?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山居賦》:“凌石橋之莓苔,越 楢溪 之紆縈?!?周瘦鵑 《賞菊椰子林》:“溪上架著一條弓形的石橋,橋欄上齊整地排列著好多盆黃色和淺紫色的菊花?!?/p>
(2).特指 浙江省 天臺(tái)山 的名勝 石梁 。梁連接二山,形似橋,故稱。 唐 宋之問 《靈隱寺》詩:“待入 天臺(tái) 路,看余度 石橋 ?!?宋 梅堯臣 《送微上人歸省天臺(tái)》詩:“釋子懷慈母,吾儒未易輕。不尋琪樹去,肯向 石橋 行?!?宋 梅堯臣 《寄天臺(tái)梵才上人》詩:“常觀月從東方出,想照 石橋 旁畔人?!?/p>
貫休名句,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(時(shí)黃賊陷東陽公避地于浙右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