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秦觀《和游金山》:
江流會揚(yáng)子,洶洶東南騖。
海門劃前開,金山屹中據(jù)。
鼓鍾食萬指,金雘棲千柱。
夜庭游月波,曉觀摶香霧。
天清猿鳥哀,風(fēng)暗魚龍怒。
云物橫古今,濤波閱晨暮。
三州氣色來,上下端倪露。
偉哉元?dú)忾g,此勝知誰聚。
念昔憩精廬,登臨輒忘去。
汲新試團(tuán)月,飯素羹魁芋。
妙興入芳藤,真境在芒屨。
別來景暑換,寤寐經(jīng)從處。
忽蒙珠璧投,了與云巒遇。
幽光炯肝肺,爽氣森庭戶。
區(qū)中多滯念,方外饒奇趣。
寄語山阿人,泠然行復(fù)御。
注釋參考
海門
海口。內(nèi)河通海之處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賦得暮雨送李胄》:“海門深不見,浦樹遠(yuǎn)含滋?!?宋 吳琚 《酹江月·觀潮應(yīng)制》詞:“晚來波靜,海門飛上明月。”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史料·<重陽前四日山響樓憑眺書感>詩》:“驅(qū)駕洪濤羽翼振,海門無計限飛輪?!?/p>
金山
(1).產(chǎn)金之山。《南史·海南諸國·林邑國》:“其國有金山,石皆赤色,其中生金?!?/p>
(2).比喻人的儀表英俊、德行崇高?!读簳ぶ飚悅鳌罚骸癌z 異 ﹞器宇弘深,神表峯峻。金山萬丈,緣陟未登;玉海千尋,窺映不測。”
(3).西方之山。《后漢書·馮衍傳下》:“躍青龍於滄海兮,豢bai{1*1}虎於金山?!?李賢 注:“金山,西方之精也?!?/p>
(4).山名。在 江蘇省 鎮(zhèn)江市 西北。古有 氐父 、 獲苻 、 伏牛 、 浮玉 等名, 唐 時 裴頭陀 獲金于江邊,因改名。 南宋 韓世忠 敗 金兀朮 于此山下。 元 薩都剌 《江城玩雪》詩:“千重 鐵甕 成銀甕,一夜 金山 換玉山?!?清 陳維崧 《添字昭君怨·夜泊鑾江》詞:“一點(diǎn) 瓜洲 玉糅,半笏 金山 雪透?!?/p>
(5).山名。在今 上海市 松江縣 附近海中。 宋 吳聿 《觀林詩話》:“ 華亭 并海有 金山 ,潮至則在海中,潮退乃可游山。有 寒穴泉 ,甘冽與 惠山 相埒。”
中據(jù)
指證人、證據(jù)。 清 袁枚 《續(xù)新齊諧·受私橋》:“﹝兩人﹞互相爭詈,觀者如堵。問 張 ,則言 李 無良;問 李 ,則言 張 冒騙。兩無中據(jù),難定曲直。”
秦觀名句,和游金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