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妨詩筆作佛事,已用茗甌傳祖燈
出自宋代曾幾《空公長老一出即住雪峰書來以建茗為寄長句奉》:
此公出世使人驚,道眼看來卻未曾。
政爾雪峰千百眾,澹然云水一孤僧。
不妨詩筆作佛事,已用茗甌傳祖燈。
我老尚堪行腳在,因風(fēng)為寄古崖藤。
注釋參考
不妨
不妨 (bùfáng) 最好還是 might as well 你不妨現(xiàn)在就告訴他 無任何害處 there is no harm in 你不妨去碰碰運(yùn)氣 表示懷疑或不確定 would 我不妨說,傳導(dǎo)聲音的機(jī)械裝置是完善的詩筆
(1).詩和散文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慕賢》:“君王比賜書翰,及寫詩筆,殊為佳手?!?王利器 集解:“ 六朝 人以詩、筆對言,筆指無韻之文。” 唐 封演 《封氏聞見記·敏速》:“至午后詩筆俱成,得七千餘字。” 魯迅 《漢文學(xué)史綱要》第一篇:“辭筆或詩筆對舉, 唐 世猶然,逮及 宋 元 ,此義遂晦。於是散體之筆,并稱曰文?!?/p>
(2).寫詩的筆。 宋 王安石 《贈老寧僧首》詩:“閑中用意歸詩筆,靜外安身比 太山 ?!?金 元好問 《示崔雷詩社諸人》詩:“江山自許供詩筆,糜粥猶能到酒杯?!?清 秋瑾 《題<瀟湘館集>》詩之二:“千尋翠色供詩筆,一派湖山作畫圖?!?/p>
佛事
佛事 (fóshì) 和尚或尼姑誦經(jīng)拜佛之事;亡者之家請僧尼念經(jīng)超度亡靈 Buddhist ceremony(or service)曾幾名句,空公長老一出即住雪峰書來以建茗為寄長句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