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行海《渡錢塘江》:
東風(fēng)曉出鳳凰城,煙棹悠悠春水平。
征雁北歸鄉(xiāng)有思,大江東去世無情。
渡人來往青山在,霸業(yè)興亡白鳥驚。
惆悵鯨吞心未死,至今朝暮逐潮生。
注釋參考
征雁
亦作“ 征鴈 ”。遷徙的雁,多指秋天南飛的雁。 南朝 梁 劉潛 《從軍行》:“木落雕弓燥,氣秋征鴈肥?!?唐 李涉 《送魏簡(jiǎn)能東游》詩(shī)之二:“ 燕市 悲歌又送君,目隨征雁過寒云?!?宋 秦觀 《憶秦娥》詞:“愁如織,兩行征雁,數(shù)聲羌笛。” 明 高啟 《送張員外從軍越上》詩(shī):“秋聲萬里隨征鴈,南北 長(zhǎng)江 竟誰限?”
歸鄉(xiāng)
歸心向往?!对?shī)·商頌·長(zhǎng)發(fā)》“苞有三蘗,莫遂莫達(dá),九有有截” 漢 鄭玄 箋:“天豐大先三正之后世,謂居以大國(guó),行天子之禮樂,然而無有能以德自遂達(dá)於天者,故天下歸鄉(xiāng) 湯 ?!?/p>
回鄉(xiāng)。《后漢書·皇后紀(jì)上·和熹鄧皇后》:“太后愍 陰氏 之罪廢,赦其徙者歸鄉(xiāng)。”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一》:“父老傳言, 屈原 既流放,忽然暫歸鄉(xiāng)?!?/p>
有思
(1).謂道德純凈完備?!俄n非子·詭使》:“閒靜安居,謂之有思。”
(2).有意。 宋 蘇軾 《水龍吟·次韻章質(zhì)夫楊花》詞:“拋家傍路,思量卻是、無情有思。”
大江東去
詞牌名。即“念奴嬌”。因 宋 蘇軾 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首句為“大江東去”,故名。
成語解釋長(zhǎng)江的水往東奔流而去。后借用為詞牌名。多表示陳跡消逝,歷史向前發(fā)展。大江東去出處宋·蘇軾《赤壁懷古》:“大江東去,浪淘盡,千古風(fēng)流人物?!?h3>無情無情 (wúqíng) 沒有感情 ruthlessly 無情無義 不留情 mercilessly;heartless;inexorable 水火無情釋行海名句,渡錢塘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