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廌《驪山歌》:
君門如天深九重,君王如帝坐法宮。
人生難處是安穩(wěn),何為來此驪山中。
復(fù)道連云接金闕,樓觀隱隱橫翠紅。
林深谷暗迷八駿,朝東暮西勞六龍。
六龍西幸峨眉棧,悲風(fēng)便入華清院。
霓裳蕭散羽衣空,麋鹿來游墟市變。
我上朝元春半老,滿地落花人不掃。
羯鼓樓高掛夕陽,長生殿古生青草。
可憐吳楚兩醯雞,筑臺(tái)未就已堪悲。
長楊五柞漢幸免,江都樓成隋自迷。
由來流連多喪德,宴安鴆毒因奢惑。
三風(fēng)十愆古所戒,不必驪山可亡國。
注釋參考
深谷
深谷 (shēngǔ) 幽深的山谷 deep valley八駿
(1).相傳為 周穆王 的八匹名馬。八駿之名,說法不一。《穆天子傳》卷一:“天子之駿, 赤驥 、 盜驪 、 白義 、 踰輪 、 山子 、 渠黃 、 華騮 、 緑耳 。” 郭璞 注:“八駿,皆因其毛色以為名號(hào)耳?!?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周穆王》:“王馭八龍之駿:一名 絶地 ,足不踐土;二名 翻羽 ,行越飛禽;三名 奔霄 ,夜行萬里;四名 越影 ,逐日而行;五名 踰輝 ,毛色炳耀;六名 超光 ,一形十影;七名 騰霧 ,乘云而奔;八名 挾翼 ,身有肉翅?!?明 胡應(yīng)麟 則認(rèn)為 王嘉 所載,皆一時(shí)私意詭撰,不足為征,見《少室山房筆叢》卷三四。后亦用以泛指駿馬。 唐 杜甫 《驄馬行》:“豈有四蹄疾於鳥,不與八駿俱先鳴?!?明 徐渭 《贈(zèng)陳君》詩:“ 王良 御八駿,技絶物有神?!?/p>
(2). 明成祖 的八匹名馬。 明 田藝蘅 《留青日札·大明名馬》:“ 龍駒 、 赤兔 、 烏兔 、 飛兔 、 飛黃 、 銀褐 、 棗騮 、 黃馬 , 成祖 八駿名?!?/p>
(3).指皇帝的車駕。 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一:“其后雖八駿忘返,然鸞輿竟還矣?!?/p>
朝東暮西
朝:早晨。早晨在東,晚上在西。指行蹤不定。比喻變來變?nèi)?,不專一?h3>六龍(1).謂《易》乾卦的六爻?!兑住で罚骸按竺鹘K始,六位時(shí)成,時(shí)乘六龍以御天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乾元乃統(tǒng)天之義,言乾之為德,以依時(shí)乘駕六爻之陽氣,以控御於天體。六龍即六位之龍也;以所居上下言之,謂之六位也?!?/p>
(2).指太陽。神話傳說日神乘車,駕以六龍, 羲和 為御者。 漢 劉向 《九嘆·遠(yuǎn)游》:“貫澒?jié)饕詵|朅兮,維六龍於扶桑?!?晉 郭璞 《游仙詩》:“六龍安可頓,運(yùn)流有代謝。時(shí)變感人思,已秋復(fù)愿夏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休假大佛寺》詩:“六龍高徘徊,光景在我裳?!?明 薛蕙 《效阮公詠懷》:“六龍匿西山,蒙汜揚(yáng)頽波?!?/p>
(3).古代天子的車駕為六馬,馬八尺稱龍,因以為天子車駕的代稱。 漢 劉歆 《述初賦》:“揔六龍於駟房兮,奉華蓋於帝側(cè)?!?唐 李白 《上皇西巡南京歌》之四:“誰道君王行路難,六龍西幸萬人歡。”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金鰲山》:“少焉,千乘萬騎畢集,始知為六龍臨幸?!?吳梅 《步北城獅子山訪閱江樓遺址不得》詩:“六龍?jiān)笋v云車,何處重尋帝子家?!?/p>
(4).六兄弟的美稱。 晉 常璩 《華陽國志·后賢志》:“ 宓 六子,皆英挺逸秀,號(hào)曰六龍?!薄稌x書·溫羨傳》:“父 恭 , 濟(jì)南 太守,兄弟六人并知名於世,號(hào)曰六龍?!薄稌x書·卞壸傳》:“父 粹 ,以清辯鑒察稱。兄弟六人并登宰府,世稱 卞氏 六龍?!?/p>
李廌名句,驪山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如意天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