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正覺《五位》:
偏中正,海云依約神山頂。
歸人鬢發(fā)白垂絲,羞對秦臺寒照影。
注釋參考
歸人
歸人 (guīrén) 回歸家園的人 returned people 荒途無歸人,時時見廢墟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和劉柴?!? 指死人 the dead 生者為過客,死者為歸人?!啤?李白《擬古》九鬢發(fā)
鬢發(fā) (bìnfà) 垂在耳朵前面的一綹頭發(fā)或一簇卷發(fā) hair on the temple垂絲
(1).下垂的絲狀枝條。多指柳條。 唐 李白 《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》:“垂絲百尺掛雕楹,上有好鳥相和鳴。”
(2).指如絲的枝條下垂。 前蜀 李珣 《漁歌子》詞:“柳垂絲,花滿樹。”
(3).白發(fā)下垂。 唐 李紳 《發(fā)壽陽分司勅到又遇新正感懷書事》詩:“休為建隼臨 淝 守,轉(zhuǎn)作垂絲入 洛 人?!?唐 白居易 《白鷺》詩:“人生四十未全衰,我為愁多白髮垂。何故水邊雙白鷺,無愁頭上亦垂絲?”
(4).指垂絲海棠。 宋 張?jiān)?《念奴嬌·丁卯上巳燕集葉尚書蕊香堂賞海棠即席賦之》詞:“燒燭呈妝,傳杯繞檻,莫放春歸去。垂絲無語,見人渾似羞妒?!?/p>
寒照
寒天的日光。 明 杜濬 《游夾山漾》詩:“林壑羅秋姿,紫翠罥寒照?!?/p>
釋正覺名句,五位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