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能羽淵魄,蒼牛離堆魂
出自宋代洪咨夔《圣節(jié)日望拜黃牛祠前退讀眾碑感而有作》:
蜀在性八極間,性卦位西南性坤。
萬里泝天險,三峽為坤門。
巨靈擘太華,飛出黃河源。
余刃落巴山,巉絕雷斧痕。
眾崖束長江,水石相吐吞。
轟豗九鰲戰(zhàn),洶涌萬馬奔。
高低建瓴峻,上下竹節(jié)繁。
操舟失毫厘,虀粉千丈渾。
灘名鼎無義,造物疑少恩。
黃牛壓其漘,坐睨驚濤翻。
入門兩石馬,耳缺蹄噭存。
行人紛乞靈,熏燎迷旗旛。
摩挲幾豐碑,颯沓篪應(yīng)塤。
醉翁事已怪,無盡語不根。
黃能羽淵魄,蒼牛離堆魂。
逞奇角異說,終莫探厥原。
或指峽名揭,或取山形蹲。
狼頭與鹿有,胡不登脈膰。
五行土勝水,似識丁壬婚。
爾牛何來思,此義欠討論。
黃裳正坤色,為牛亦坤元。
坤維闖其戶,職之廟貌尊。
叱咤遁蛟蜃,麾訶走鼉黿。
駃湍危就夷,怒石厲即溫。
神以順治險,抑以靜制喧。
萬命脫谽谺,神手司平反。
長年送迎神,性瘠漓性酸。
歸舡詫靈賜,意氣殊軒軒。
心安畫鹢穩(wěn),目送征鴻騫。
哦詩紀(jì)行役,霜風(fēng)靈黃昏。
注釋參考
黃能
即黃熊?!秶Z·晉語八》:“昔者 鯀 違帝命,殛之於 羽山 ,化為黃能,以入于 羽淵 ?!?南朝 梁 任昉 《述異記》卷上:“ 堯 使 鯀 治洪水,不勝其任,遂誅 鯀 於 羽山 ,化為黃能,入於 羽泉 ,今 會稽 祭 禹 廟不用熊,曰黃能,即黃熊也。陸居曰熊,水居曰能。” 唐 韓愈 《憶昨行和張十一》:“近者三姦悉破碎, 羽窟 無底幽黃能?!眳⒁姟?黃熊 ”。
羽淵
池潭名。傳說 鯀 死后化黃熊處。《左傳·昭公七年》:“昔 堯 殛 鯀 于 羽山 ,其神化為黃熊,以入于 羽淵 。” 宋 劉克莊 《江西詩派小序·三洪》:“﹝ 玉父 ﹞有《懷駒父詩》云:‘欣逢白鶴歸華表,更想黃龍出 羽淵 ?!?清 方苞 《徐詒孫哀辭》:“余始寓書,告以君子之遭變也,在審其身之所處。 鯀 之殛也, 禹 未嘗身殉于 羽淵 ?!眳⒁姟?羽山 ”。
離堆
(1).亦作“ 離碓 ”。古地名。在 四川省 都江堰市 境內(nèi) 都江堰 ?!妒酚洝ず忧罚骸?蜀 守 冰 鑿 離碓 ,辟 沫水 之害,穿二江 成都 之中?!?裴駰 集解引 晉灼 曰:“﹝碓﹞古‘堆’字也?!?宋 范成大 《懷古亭》詩題注:“ 懷古亭 在 永康 離堆 之上。 離堆 分 岷江 水,一派溉 彭 蜀 ,而支流道 郫縣 以入於 府江 ?!?/p>
(2).山名。在今 四川省 南部縣 東南。 唐 顏真卿 《鮮于氏離堆記》:“ 閬州 之東百餘里,有縣曰 新政 。 新政 之南數(shù)千步,有山曰 離堆 。斗入 嘉陵江 ,直上數(shù)百尺,形勢縮矗,欹壁峻肅,上崢嶸而下逥洑,不與眾山相屬,是之謂 離堆 ?!?/p>
洪咨夔名句,圣節(jié)日望拜黃牛祠前退讀眾碑感而有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