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姜特立《過釣臺》:
兩山夾青蒼,月照江茫茫。
一杯酌老婦,孤興發(fā)滄浪。
賢哉羊裘公,不肯仕漢光。
冥鴻已高翔,弋者應(yīng)相忘。
注釋參考
青蒼
(1).深青色。常用以形容樹色、山色、天色、水色等。 唐 劉眘虛 《暮秋揚子江寄孟浩然》詩:“林山相晚暮,天??涨嗌n?!?清 吳敏樹 《新修呂仙亭記》:“由亭中以望,凡 岳陽樓 所見,無弗同者,而青蒼秀映之狀,幽賞者又宜之?!?周立波 《民兵》:“近山淋著雨,青松和楠竹顯得更青蒼。”
(2).借指山林。 宋 陸游 《過石靈三峰》詩之一:“拔地青蒼五千仞,勞渠蟠屈小詩中。” 宋 秦觀 《同子瞻賦游惠山》:“輟棹縱幽討,籃輿入青蒼。”
(3).借指天。 唐 杜牧 《華清宮三十韻》:“鉤陳裹巖谷,文陛壓青蒼?!?唐 溫庭筠 《太液池歌》:“平碧淺春映緑塘,云容雨態(tài)連青蒼?!鼻?,一本作“ 春 ”。
茫茫
茫茫 (mángmáng) 遼闊曠遠(yuǎn)的樣子;模糊不清楚 boundless and indistinct;vast 長天茫茫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 野茫茫?!稑犯娂るs歌謠辭·敕勤歌》 夫之茫茫?!鳌?顧炎武《復(fù)庵記》 茫茫的前景 別時茫茫江浸月?!啤?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姜特立名句,過釣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