歲時人共換,幽憤日先長
出自唐代劉商《合肥至日愁中寄鄭明府》:
失計為卑吏,三年滯楚鄉(xiāng)。
不能隨世俗,應(yīng)是昧行藏。
白璧空無玷,黃沙只自傷。
暮天鄉(xiāng)思亂,曉鏡鬢毛蒼。
灰管移新律,窮陰變一陽。
歲時人共換,幽憤日先長。
拙宦慚知己,無媒悔自強。
迍邅羞薄命,恩惠費馀光。
眾口誠難稱,長川卻易防。
魚竿今尚在,行此掉滄浪。
注釋參考
時人
當時的人;同時代的人?!稘h書·藝文志》:“《論語》者, 孔子 應(yīng)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。” 五代 顏紅郁 《農(nóng)家》詩:“時人不識農(nóng)家苦,將謂田中穀自生。” 孫犁 《秀露集·歐陽修的散文》:“這篇被時人稱為‘天下文章,莫大于此’的作品,共七百五十個字。”
幽憤
幽憤 (yōufèn) 隱藏在內(nèi)心里的怨憤 hidden resentment;dumb anger劉商名句,合肥至日愁中寄鄭明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