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外友朋詢近況,為言已作木雞翁
出自宋代仇遠《如上人歸問浙中友信》:
何年駐錫下山中,即見匆匆又欲東。
燕去鴻來俱是客,云生月落不離空。
冷泉亭上參吟暢,飛雪若前哭老同。
方外友朋詢近況,為言已作木雞翁。
注釋參考
方外友
不涉塵世的朋友。多指僧、道、隱者?!缎绿茣る[逸傳·田游巖》:“﹝ 游巖 ﹞蠶衣耕食,不交當世,惟與 韓法昭 、 宋之問 為方外友?!?宋 惠洪 《冷齋夜話》卷十:“ 趙悅道 休官歸 三衢 ,作高齋而居,禪誦精嚴,如老爛頭陀。與 鐘山 佛慧禪師 為方外友?!?/p>
近況
近況 (jìnkuàng) 近期的情況 recent developments為言
(1).與之說話;與之交談。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:“豈寡人不足為言邪?何故哉?”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汾水》:“ 辛 貌丑,妻不為言?!?/p>
(2).猶為意?!妒酚洝す荜塘袀鳌罚骸?管仲 貧困,常欺 鮑叔 , 鮑叔 終善遇之,不以為言?!?/p>
詐偽之言。為,通“ 偽 ”?!对姟ぬ骑L·采苓》:“人之為言,茍亦無信?!薄对姟ぬ骑L·采苓》:“人之為言,胡得焉?!?孔穎達 疏:“人之詐偽之言。” 陳奐 傳疏:“古‘為、偽、譌’三字同?!睹姟繁咀鳌疄椤?,讀作‘偽’也。為言即讒言,所謂小行無徵之言也?!?/p>
木雞
(1).《莊子·達生》:“ 紀渻子 為王養(yǎng)鬭雞,十日而問曰:‘雞已乎?’曰:‘未也,方虛憍而恃氣?!沼謫?,曰:‘幾矣,雞雖有鳴者,已無變矣。望之似木雞矣,其德全矣,異雞無敢應者,反走矣?!?成玄英 疏:“神識安閑,形容審定……其猶木鷄不動不驚,其德全具,他人之雞,見之反走?!焙笠蛞浴澳倦u”喻指修養(yǎng)深淳以鎮(zhèn)定取勝者。 唐 白居易 《禮部試策》之三:“事有躁而失、靜而得者,故木雞勝焉?!?明 王錂 《春蕪記·說劍》:“須一精神似木雞待鬪,還須解弄丸機彀。”
(2).木制能飛的雞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應嘲》:“ 墨子 刻木雞以厲天,不如三寸之車鎋?!?/p>
(3).用以比喻呆笨或發(fā)愣之態(tài)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:“小蟲伏不動,蠢若木雞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四五回:“我提到案下問時,那 羅榮統(tǒng) 呆似木雞,一句話也説不出?!?李玉林 《難忘的會見》:“﹝我們﹞像木雞似的楞了半天?!?/p>
仇遠名句,如上人歸問浙中友信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