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家有意君知否,未必文華勝樸忠
出自宋代劉宰《讀公孫弘卜式兒寬傅》:
儒雅弘寬世所宗,汗青中介牧羊翁。
史家有意君知否,未必文華勝樸忠。
注釋參考
史家
(1).史官或歷史學家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書證》:“《詩》云:‘伐木滸滸。’ 毛 傳云:‘滸滸,杮貌也。’史家假借為肝肺字。”《漢書·蒯通傳》“本與 武帝 同諱” 唐 顏師古 注:“﹝ 蒯通 ﹞本名為 徹 ,其后史家追書為 通 ?!?清 何琇 《樵香小記·天王》:“《春秋》或書天王,或書王,正猶史家或書皇帝,或書帝,無義例也。” 魯迅 《二心集·關于<唐三藏取經詩話>的版本》:“藏書家欲其所藏版本之古,史家則不然?!?/p>
(2).史書流派。 清 韓菼 《<左傳紀事本末>序》:“史家有六,首《尚書》家,次《春秋》家?!?/p>
有意
有意 (yǒuyì) 故意 purposely;deliberately 有意舉行一次化裝舞會 有心思 have a mind to;be disposed to 有意幫忙未必
未必 (wèibì) 不一定;不見得 may not;not necessarily 未必有其實也?!獫h· 王充《論衡·訂鬼篇》 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?!濉?劉開《問說》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。 未必不過此已忘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 他未必去北京文華
(1).文章的華采。《后漢書·班彪傳論》:“ 班彪 以通儒之才,傾側危亂之閒……敷文華以緯國典,守賤薄而無悶容?!?唐 劉得仁 《上翰林丁學士》詩:“官自文華重,恩因顧問生。” 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十三:“ 宋 、 齊 、 梁 、 陳 惟以文華相尚,門第相夸,亦不足觀?!?/p>
(2).才華,文才。 唐 張鷟 《朝野僉載》卷二:“ 周 補闕 喬知之 有婢 碧玉 ,姝艷能歌舞,有文華。” 宋 蘇軾 《謝曹子方惠新茶》:“ 陳植 文華斗石高, 景公 詩句復稱豪。” 王闿運 《祭常都尉文》:“雖懷武志,實藴文華。”
(3).指有才華的人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名聲》:“有一士族,讀書不過二三百卷……朝廷以為文華。”
(4).文化昌盛。 唐 韋應物 《寄皎然上人》詩:“ 茂苑 文華地,流水古僧居?!?/p>
(5).指文華殿。 明 唐順之 《請皇太子受朝疏》:“ 文華 受朝之儀缺而未講,臣民稽首之敬抑而未伸。”
樸忠
樸實忠誠。 宋 歐陽修 《下直呈同行三公》詩:“自愧陪羣彥,從來但樸忠。”《明史·傅宗龍傳》:“ 宗龍 樸忠,初入見,即言民窮財盡?!?茅盾 《宿莽·豹子頭林沖》:“他 林沖 的樸忠的農民意識便朦朧地覺到,自己的學習武藝就不但是僅僅養(yǎng)活自己一張嘴,卻有更加了不起的意義了?!?/p>
樸實忠誠。《漢書·卜式傳》:“上以 式 樸忠,拜為 齊王 太傅,轉為相。”《后漢書·鍾離意傳》:“ 藥崧 者, 河內 人,天性樸忠?!?唐 劉禹錫 《謝兵馬使朱鄭等官表》:“臣伏以 朱鄭 樸忠為心,沉毅見色?!薄端疂G傳》第十一回:“仗義是 林沖 ,為人最樸忠?!?/p>
劉宰名句,讀公孫弘卜式兒寬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