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清代張維屏《三將軍歌并序》:
三將軍,一姓葛,兩姓陳,捐軀報國皆忠臣。
英夷犯粵寇氛惡,將軍奉檄守沙角。
奮前擊賊賊稍卻,公奮無如兵力弱。
兇徒蜂擁向公撲,短兵相接亂刀落。
亂刀斫公肢體分,公體雖分神則完。
公子救父死陣前,父子兩世忠孝全。
陳將軍,有賢子;葛將軍,有賢母。
子隨父死不顧身,母聞子死數(shù)點首。
夷犯定海公守城,手轟巨炮燒夷兵。
夷兵入城公步戰(zhàn),炮洞公胸刀劈面。
一目劈去斗猶健,面血淋漓賊驚嘆。
夜深雨止殘月明,見公一目猶怒瞪,尸如鐵立僵不倒,負公尸歸有徐保。
陳將軍,福建人。
自少追隨李忠毅,身經(jīng)百戰(zhàn)忘辛勤。
英夷犯上海,公守西炮臺。
以炮擊夷兵,夷兵多傷摧。
公方血戰(zhàn)至日旰,東炮臺兵忽奔散。
公勢既孤賊愈悍,公口噴血身殉難。
十日得尸色不變,千秋祀廟吳人建。
我聞人言為此詩,言非一人同一辭。
死夷事者不止此,闕所不知詩亦史。
承平武備皆具文,勇怯真?zhèn)闻R陣分。
天生忠勇超人群,將才孰謂今無人?嗚呼將才孰謂今無人,君不見二陳一葛三將軍!
注釋參考
兇徒
惡人;壞人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進梁公爵為王詔》:“本朝危切, 樊鄧 遐遠,兇徒盤據(jù),水陸相望?!?唐 杜甫 《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(jiān)審李賓客之芳一百韻》:“舊物森猶在,兇徒惡未悛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七一回:“ 理儒 道:‘那不是甚么少爺師爺,是兩個鬧事傷人的兇徒。’”
兇惡的暴徒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梁貞陽侯與王太尉僧辯書》:“凡厥兇徒,誰不殲撲?!?唐 柳宗元 《古東門行》詩:“兇徒側(cè)耳潛愜心,悍臣破膽皆杜口。”《警世通言·蘇知縣羅衫再合》:“ 徐爺 在 徐 家生長,已熟知這班兇徒sha{1-1}人劫財,非止一事?!?清 張維屏 《三將軍歌》:“兇徒蠭擁向公撲,短兵相接亂刀落。”
蜂擁
蜂擁 (fēngyōng) 比喻人群簇擁在一起行動 press;swarm;flock 蜂擁而至 大軍從煙焰霧雨中蜂擁而上?!濉?邵長蘅《閻典史傳》短兵相接
短兵相接 (duǎnbīng-xiāngjiē) 短兵:刀劍等短兵器。謂作戰(zhàn)時敵我逼近,雙方面對面地用短兵器交戰(zhàn)搏斗;也比喻面對面地進行激烈斗爭 fight at close quarters;engage in hand-to-hand fight;close action;confront closely 黎明軍進,短兵相接,殺傷大當。——《宋史·劉惟輔傳》 成語解釋短兵:刀劍等短兵器;接:交戰(zhàn)。指近距離搏斗。比喻面對面地進行激烈的斗爭。短兵相接出處戰(zhàn)國·楚·屈原《九歌·國殤》:“車錯轂兮短兵接。”使用例句但恐怕也有時會逼到非短兵相接不可的,這時候,沒有法子,就短兵相接。張維屏名句,三將軍歌并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汽車碰撞與事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