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友如摶沙,放手還復散。
出自宋朝蘇軾《二公再和亦再答之》
寒雞知將晨,饑鶴知夜半。
亦如老病客,遇節(jié)常感嘆。
光陰等敲石,過眼不容玩。
親友如摶沙,放手還復散。
羈孤每自笑,寂寞誰肯伴。
元達號神君,(晉循吏喬智明,字元達。
)高論森月旦。
紀明本賢將,(段釋之本將家。
)汩沒事堆案。
欣然肯相顧,夜閣燈火亂。
盤空愧不飽,酒薄僅堪盥。
雍容許著帽,不怪安石緩。
雖無窈窕人,清唱弄珠貫。
幸有縱橫舌,說劍起慵懦。
二豪沉下位,暗火埋濕炭。
豈似草玄人,默默老儒館。
行看富貴逼,炙手借余暖。
應念苦思歸,登樓賦王粲。
注釋參考
親友
親友 (qīnyǒu) 親朋好友 relatives and friends摶沙
(1).捏沙成團。比喻聚而易散。 宋 蘇軾 《二公再和亦再答之》:“親友如摶沙,放手還復散?!?明 無名氏 《贈書記·訂盟聞難》:“暫時聚首似摶沙,好事多磨莫浪嗟。” 清 梁章鉅 《歸田瑣記·滬瀆唱和詩序》:“時霜蟹初肥,因招集行館中,飲酒賦詩。乃不數(shù)日即為摶沙之散。”
(2).比喻團結人民。 清 秋瑾 《感懷》詩:“摶沙有愿興亡 楚 , 博浪 無椎擊暴 秦 ?!?/p>
放手
放手 (fàngshǒu) 停止掌管,轉(zhuǎn)交別人 let go 我要他交給小張去辦,他就是不放手 have a free hand 松開手;撒手 死不放手 指打消顧慮,解除不必要的約束 既要謹慎,又要大膽放手還復
(1).返回,復歸?!稘h書·趙充國傳》:“豪 靡忘 使人來言:‘愿得還復故地?!薄逗鬂h書·光武帝紀下》:“今國有眾軍,并多精勇,宜且罷輕車、騎士、材官、樓船士及軍假吏,令還復民伍。”《左傳·昭公二十五年》“ 楚子 使 薳射 城 州屈 ,復 茄 人焉” 晉 杜預 注:“還復 茄 人於 州屈 。”
(2).回復;恢復?!逗鬂h書·獻帝紀》:“詔除 光熹 、 昭寧 、 永漢 三號,還復 中平 六年。”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周》:“使發(fā)其國之時并童稚,至京師鬚皆白。及還至 燃丘 ,容貌還復少壯?!?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藍摩國》:“太子解其上服,授與獵人。獵人得已,還復天身,持所得衣,凌虛而去?!?/p>
(3).反復,接連。《荀子·宥坐》:“ 子貢 觀於 魯 廟之北堂,出而問於 孔子 曰:‘鄉(xiāng)者, 賜 觀於太廟之北堂,吾亦未輟,還復瞻被,九蓋皆繼;被有説邪?匠過絶邪?’”《后漢書·光武帝紀上》:“所過發(fā)奔命兵,移檄邊部,共擊 邯鄲 ,郡縣還復響應。”
(4).仍然?!端螘る[逸傳·陶潛》:“郡將候 潛, ,值其酒熟,取頭上葛巾漉酒,畢,還復著之?!?隋 薛道衡 《豫章行》:“偏訝思君無限極,欲罷欲忘還復憶?!?明 劉基 《遣興》詩之四:“飛蚊何營營,繞鬢鳴相煎。拍之不勝多,揮去還復前?!?/p>
(5).用在問句里,表示選擇。猶還是?!吨熳诱Z類》卷三:“不知 魏公 是有此夢,還復一時用兵托為此説?”
蘇軾名句,二公再和亦再答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忠鑫鑫共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