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范祖禹《送七主簿赴龍水》:
山行水逶迤,郁屈如盤龍。
緣溪夾修竹,被嶺多長松。
懸門倚巖石,終日對青峰。
初仕昔為宰,讀書過三冬。
忘機(jī)狎鷗鳥,勸稼親老農(nóng)。
訟庭可羅雀,銅印蒼蘚封。
爾來三十年,夢想幽人蹤。
風(fēng)塵京洛間,邑子或相逢。
晚歲上玉堂,天門深九重。
緬思寒潭碧,一洗我心胸。
送子西南歸,恨無羽翼從。
為我謝邦人,今愧白發(fā)容。
注釋參考
行水
(1).行于水上。《周禮·考工記序》:“作車以行陸,作舟以行水?!?/p>
(2).流動(dòng)的水;水流。《素問·五常政大論》:“地裂冰堅(jiān),少腹痛,時(shí)害於食,乘金則止水增,味迺咸,行水減也?!?王冰 注:“行水,河渠流注者也?!?清 阮元 《清遠(yuǎn)峽記》:“此二山( 七里瀧 、 羚羊峽 ),行水之地形皆與 清遠(yuǎn) 等,而 羚羊峽 過 廣西 一省之水為尤巨。”
(3).使水流通;治水?!睹献印るx婁下》:“ 禹 之行水也,行其所無事也。”《漢書·溝洫志》:“令吏民勉農(nóng),盡地利,平繇行水,勿使失時(shí)?!?宋 曾鞏 《襄州宜城縣長渠記》:“后世欲行水溉田者,往往務(wù)躡古人之遺跡,不考夫山川形勢古今之同異,用力多而收功少?!?/p>
(4).謂用水潔身以祈佛?!赌鲜贰R竟陵王子良傳》:“數(shù)于邸園營齋戒,大集朝臣眾僧,至賦食行水,或躬親其事?!?/p>
(5).方言。指水路口的過路費(fèi)、買路錢;亦指正當(dāng)?shù)亩愂?、養(yǎng)路費(fèi)。 黃谷柳 《蝦球傳·渡船》:“他不是 鶴山 人,他斗膽來設(shè)卡收行水?!?/p>
巡視水勢?!秶Z·晉語九》“三年而 知氏 亡” 三國 吳 韋昭 注:“ 知伯 與 韓 魏 伐 趙襄子 ,圍 晉陽 而灌之,城不浸者三版。 知伯 行水, 魏桓子 御, 韓康子 驂乘。”《東周列國志》第八四回:“到第二日, 智伯 親自行水,遂治酒於 懸甕山 ,邀請 韓 魏 二將軍同視水勢?!?/p>
逶迤
逶迤 (wēiyí) 蜿蜒曲折;拐來拐去 winding;meandering 山路逶迤 匍匐逶迤?!段倪x·劉峻·廣絕交論》 逶迤退食?!逗鬂h書·楊秉傳》 五嶺逶迤騰細(xì)浪?!猰ao{1~1}澤{1*1}東《長征》郁屈
(1).盤屈。 唐 韓愈 《初南食貽元十八協(xié)律》詩:“惟蛇舊所識,實(shí)憚口眼獰。開籠聽其去,鬱屈尚不平。”后以稱代蛇。 宋 蘇軾 《聞?wù)o表兄將至以詩迎之》詩:“幾欲烹鬱屈,固嘗饌鉤輈?!?/p>
(2).屈曲貌。 宋 蘇軾 《懷賢閣》詩:“西觀 五丈原 ,鬱屈如長虵?!?/p>
(3).形容攢聚之狀。 明 蔣一葵 《長安客話·正陽門廟》:“ 正陽門 廟者,祀 漢 前將軍 關(guān)侯 …… 焦太史 竑 銘其廟碑曰:‘蒸哉 文皇 ,鷹揚(yáng)啟土。奠鼎 幽 燕 ,飛龍九五。鬱屈觚稜,穹窿禁籞?!?/p>
(4).郁積,郁結(jié)。 清 唐孫華 《小病柬松》詩之一:“填膺鬱屈非能語,不遇 長桑 那得知?”
盤龍
(1).盤曲的龍的圖像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陳思王<京洛篇>》:“繡桷金蓮華,桂柱玉盤龍?!薄赌鲜贰ち杭o(jì)上·武帝》:“有司奏: 吳 令 唐傭 鑄盤龍火鑪,翔鳳硯蓋。”
(2).指以盤龍為飾的銅鏡。 清 陳維崧 《水龍吟·巷口見磨鏡者》詞:“見一雙小玉,盤龍暗捧,和羞映中門里?!?/p>
(3).形容卷曲如龍。 唐 李嶠 《簾》詩:“巧作盤龍勢,長迎飛燕游。” 唐 韓愈 《芍藥》詩:“浩態(tài)狂香昔未逢,紅燈爍爍緑盤龍。”
(4).見“ 盤龍髻 ”。
范祖禹名句,送七主簿赴龍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