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:

作者:

體裁:

張伯端古詩文作品
朝代:宋代,已收錄140篇
張伯端(公元983年—1082年),一說(公元984年—1082年),道教南宗初祖,字平叔,號紫陽、紫陽山人,后改名用成(或用誠)。人稱“悟真先生”,傳為“紫玄真人”,又尊為“紫陽真人”。臨海(今屬浙江)人。自幼博覽群書,學貫古今中外,涉獵諸種方術(shù)。張伯端與杏林翠玄真人石泰、道光紫賢真人薛式、泥丸翠虛真人陳楠、瓊炫紫虛真人白玉蟾被奉為“全真道南五祖”(“北五祖”為:東華帝君王玄甫、正陽帝君鐘離權(quán)、純陽帝君呂洞賓、純佑帝君劉海蟾、輔極帝君王重陽)。張伯端真人之師為劉海蟾,桂林劉仲遠真人系張伯端真人所度化。
問:張伯端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張伯端名句大全
張伯端古詩文(第1頁):
- 蘊諦根塵空色,都無一法堪言。顛倒之見已盡,寂靜之體翛然。
- 虎躍龍騰風浪粗,中央正位產(chǎn)玄珠。果生枝上終期熟,子在胞中豈有殊。南北宗源翻卦象,晨昏火候合天樞。須知大隱居鄽市,何必深山守靜孤。
- 西山 * 正猖狂,東海青龍不可當。兩獸捉來令死斗,煉成一塊紫金霜。
- 見了真空空不空,圓明何處不圓通。根塵心法都無物,妙用方知與物同。
- 欲了無生妙道,莫如自見真心。真心無相亦無音。清凈法身只恁。此道非無外有,非中亦莫求尋。二邊俱遣棄中心。見了名為上品。
- 未煉還丹莫入山,山中內(nèi)外盡非鉛。此般至寶家家有,自是愚人識不全。
- 要知產(chǎn)藥川源處,只在西南是本鄉(xiāng)。鉛遇癸生須急采,金逢望遠不堪嘗。送歸土釜牢封閉,次入流珠廝配當。藥重一斤須二八,調(diào)停火候托陰陽。
- 悟了莫求寂滅,隨緣只接群迷。尋常邪見及提攜。方便指歸實際。五眼三身四智,六度萬行修齊。圓光一顆好摩尼。利物兼能自利。
- 調(diào)和鉛汞要成丹,大小無傷兩國全。若問真鉛是何物,蟾光終日照西川。
- 天地盈虛自有時,審觀消息始知機。由來庚甲申明令,殺盡三尸道可期。


詩詞推薦:
評論
發(fā)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