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生久墮甑,昔游慣乘槎
出自宋代洪咨夔《小雪前三日鍾冠之約余侍老人行山舟發(fā)后洪入》:
何山如幽人,道場如大家。
穰穰衲子腳,刺刺騷翁牙。
挾雋控寒飚,搜光躡晨霞。
危顛矯窣堵,平疇略污邪。
巖泉跑虎涌,徑松髯龍拿。
鍾梵破深寂,金碧開紛葩。
修廓步屐峻,杰閣望眼賒。
山勢佩玦矗,湖光鏡奩谺。
清苕杏靄入,古弁空蒙遮。
列翠不可唾,群籟無敢嘩。
坐我旃檀林,酌之槍旗茶。
宇定岫出云,語妙天雨華。
吾生久墮甑,昔游慣乘槎。
夷猶廬阜陽,宿留岷江涯。
高曾凌嶠棧,卑或搜崖洼。
昨夢難歷省,此行足雄夸。
老親八十健,閑儔二三嘉。
拍浮一葉眇,收攬萬景奢。
富貴上蔡犬,貧賤東陵瓜。
未須笑落鐸,誰能苦{左角右者}沙。
候門占噪鵲,旋橈趁歸鴉。
奇事恐沒沒,舉詩屬僧伽。
注釋參考
吾生
(1).謂己之生命?!肚f子·養(yǎng)生主》: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無涯,以有涯隨無涯,殆已?!?晉 陶潛 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善萬物之得時,感吾生之行休?!?清 陳維崧 《唐多令·重九后食蟹半醉作》詞:“半醉睨吳鉤,吾生行且休?!?/p>
(2).對同輩或卑幼者的敬愛之稱。 晉 陸機(jī) 《贈潘岳》詩:“僉曰吾生,明德惟允。” 南朝 宋 謝瞻 《答靈運(yùn)》詩:“牽率詶嘉藻,長揖愧吾生。”
墮甑
《后漢書·孟敏傳》:“﹝ 孟敏 ﹞客居 太原 。荷甑墯地,不顧而去。 林宗 見而問其意。對曰:‘甑以破矣,視之何益?’”后因以“墮甑”比喻事已過去,無法挽回,不必再作無益的回顧。 宋 陸游 《三月十六日作》詩:“功名墮甑誰能問,羞作饑鷹夜掣韛?!?吳恭亨 《感時二首寄君復(fù)鈍庵》詩:“游山歷歷詩堪霸,墮甑沉沉口不談?!?/p>
乘槎
亦作“ 乘楂 ”。乘坐竹、木筏。傳說天河與海通,有人居海渚者,年年八月見有浮槎去來,不失期,遂立飛閣于查上,乘槎浮海而至天河,遇織女、牽牛。此人問此是何處,答曰:“君還至 蜀 郡訪 嚴(yán)君平 則知之?!焙笾?蜀 , 君平 曰:“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。”正是此人到天河時。見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十?!端囄念惥邸肪戆艘安椤弊鳌伴薄?南朝 梁 宗懔 《荊楚歲時記》也載有類似的傳說: 漢 張騫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,乘槎經(jīng)月,到一城市,見有一女在室內(nèi)織布,又見一男子牽牛飲河,后帶回織女送給他的支機(jī)石。 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賦序》:“況復(fù)舟楫路窮,星漢非乘槎可上;風(fēng)飇道阻, 蓬萊 無可到之期。” 宋 蘇軾 《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》:“豈知乘槎天女側(cè),獨(dú)倚云機(jī)看織紗?!?清 孔尚任 《岸桴記》:“予乘槎三年,江淮湖海,住若里巷?!焙笥靡员扔鞣钍?。 唐 杜甫 《有感》詩之一:“乘槎斷消息,無處覓 張騫 。” 清 汪懋麟 《得舟次二只琉球使還消息》詩之一:“聞道乘槎客,安流實(shí)快哉。” 清 黃遵憲 《遠(yuǎn)歸》詩:“且圖傍岸牽舟住,競説乘槎犯斗還?!眳⒁姟?星槎 ”、“ 浮槎 ”。
洪咨夔名句,小雪前三日鍾冠之約余侍老人行山舟發(fā)后洪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