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思入青冥,毫端寄明滅
出自宋代吳儆《題新安僉廳拄笏亭》:
高山如高人,可仰不可褻。
山中老鋤犁,山前走車轍。
終日對孱顏,如目不見睫。
高人與高山,千里風期接。
妙思入青冥,毫端寄明滅。
況復簿領中,見此寒岌頁。
悠然境意會,芻豢端自悅。
手板亦何為,趨勢走背汗浹。
從渠且倒持,吾自支吾頰。
注釋參考
妙思
精妙的構思?!蛾悤に抉R申傳》:“﹝ 申 ﹞十四便善弈棊…… 子春 素知 申 ,即於坐所呼與為對, 申 每有妙思, 異 ( 朱異 )觀而奇之,因引 申 游處?!?明 謝榛 《四溟詩話》卷三:“易者雖不緊要,亦當冥心搜句,或成三二篇,則妙思種種出焉。”
(1).精深的思想。妙,通“ 眇 ”,深遠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藝增》:“諸子之文,筆墨之疏,大賢所著,妙思所集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麗辭》:“《易》之《文》《繫》,圣人之妙思也?!?/p>
(2).深思,認真思考。妙,通“ 眇 ”,深遠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與吳質書》:“每念昔日 南皮 之游,誠不可忘,既妙思‘六經’,逍遙百氏,彈碁閒設,終以六博?!?/p>
青冥
青冥 (qīngmíng) 天空 sky 青冥浩蕩不見底?!啤?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毫端
(1).細毛的末端。比喻極細微?!逗鬂h書·南匈奴傳》:“嗚呼!千里之差,興自毫端?!?宋 張孝祥 《水調歌頭·金山觀月》詞:“漱冰濯雪,眇視萬里一毫端?!?/p>
(2).猶言筆底;筆下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<書品>序》:“其轉註假借之流,指事會意之類,莫不狀范毫端,形呈字表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贈李士云》詩:“毫端出窈窕,心手初不著。” 清 屠文漪 《邁陂塘·題陸旉亭小照》詞:“是誰將玉山瓊樹,毫端圖畫偏似?!?/p>
明滅
明滅 (míngmiè) 指時隱時現(xiàn),忽明忽暗 flicker 星光明滅 明滅可見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記》 云霞明滅或可睹。——唐· 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吳儆名句,題新安僉廳拄笏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