捧示眾官書疏,跪領(lǐng)外、承順諸公
出自元代馬鈺《滿庭芳 贈萊陽縣眾醮首》:
高密鐘真,萊陽姜鑒,廢坊辛氏名通。
邀予追薦,不避雪和風(fēng)。
捧示眾官書疏,跪領(lǐng)外、承順諸公。
居環(huán)堵,一餐薄粥,須辦十分功。
加持非草草,玉山踏碎,金藏頤中。
要虎龍交{1-1}媾,產(chǎn)出元容。
整頓精神惺灑,救亡靈、盡赴蓬宮。
人聽勸,齊心樂善,釋道一般崇。
注釋參考
示眾
示眾 (shìzhòng) 展示在眾人面前;特指當(dāng)眾懲治犯人 publicly expose 斬首示眾官書
(1).官府的文書。《周禮·天官·宰夫》:“六曰史,掌官書以贊治?!?宋 歐陽修 《瀧岡阡表》:“汝父為吏,常夜?fàn)T治官書。” 宋 陸游 《縱筆》詩:“歸從冊府猶披卷,了卻官書更賦詩?!薄独鋸]雜識·小瑯玕山館詩》引 清 嚴(yán)比玉 《到家日作》詩:“只愁一紙官書促,容易歸山又出山。”
(2).官府收藏、編撰或刊行的書籍。 唐 韓愈 《順宗實(shí)錄四》:“﹝ 陽城 ﹞好學(xué),貧不能得書,乃求入 集賢 為書寫吏。竊官書讀之,晝夜不出。經(jīng)六年,遂無所不通?!?明 劉基 《宋景濂學(xué)士文集序》:“會有詔纂修《元史》,東南名士,一時(shí)皆集,復(fù)命充總裁,官書成,入翰林為學(xué)士?!?清 梁章鉅 《歸田瑣記·附復(fù)廖鈺夫尚書魏和齋山長書》:“且《通志》為合省官書,必應(yīng)合通省官紳之力以成之。” 魯迅 《中國小說史略》第一篇:“然《三國》、《水滸》, 嘉靖 中有都察院刻本,世人視若官書,故得見收。”
領(lǐng)外
指 五嶺 以南地區(qū)。領(lǐng),古“嶺”字?!逗鬂h書·南蠻傳》:“ 秦 并天下,威服 蠻夷 ,始開 領(lǐng) 外,置 南海 、 桂林 、 象郡 ?!?宋 王明清 《揮麈錄》卷二:“ 紹興 間,以告訐流 領(lǐng) 外,不知所終?!?王闿運(yùn) 《<桂陽州志>序》:“作圖經(jīng),訪 領(lǐng) 外?!?/p>
承順
(1).遵奉順從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理發(fā)諸外而民莫不承順?!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(jì)》:“宇縣之中,承順圣意。” 唐 皇甫枚 《三水小牘·卻要》:“ 湖南 觀察使 李庾 之nv{1|1}奴,曰 卻要 ……而巧媚才捷,能承順顏色,姻黨亦多憐之?!?/p>
(2).敬奉恭順。 宋 宗澤 《陳八評事墓志銘》:“孝於親,母年九十餘,公下氣怡聲,左右承順,起居飲食必躬省視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水莽草》:“ 三娘 雅不習(xí)慣,然承順殊憐人。”
諸公
(1).眾公卿?!豆騻鳌る[公五年》:“天子八佾,諸公六,諸侯四。諸公者何?諸侯者何?天子三公稱公,王者之后稱公,其餘大國稱侯?!?漢 班固 《bai{1*1}虎通·禮樂》:“諸公六六為行,諸侯四四為行?!?/p>
(2).諸多年老長者。《史記·田叔列傳》:“ 叔 為人刻廉自喜,喜游諸公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諸公謂丈人行也?!?/p>
(3).泛稱各位人士。 唐 杜甫 《醉時(shí)歌》:“諸公袞袞登臺省,廣文先生官獨(dú)冷。” 元 貢師泰 《送江西傅與礪赴廣州教授》詩:“買得 吳 船便欲東,更騎羸馬別諸公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谑呋兀骸叭幌壬?,小弟有個(gè)疑難在此,諸公大家參一參?!?/p>
馬鈺名句,滿庭芳 贈萊陽縣眾醮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