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門萬里唯言九,行人淚墮陽關酒
出自宋代蘇轍《次韻子瞻送楊杰主客奉詔同高麗僧游錢塘》:
人言長安遠如日,三韓住處朝日赤。
飛帆走馬入齊梁,卻渡吳江食吳橘。
玉門萬里唯言九,行人淚墮陽關酒。
佛法西來到此間,遍滿曾如屈伸手。
出家王子身心虛,飄然渡海如過渠。
遠來忽見傾盆雨,屬國真逢戴角魚。
至人無心亦無法,一物不見誰為敵。
東海東邊定有無,拍手笑作中朝客。
注釋參考
玉門
(1).宮闕,帝闕?!冻o·劉向<九嘆·怨思>》:“背玉門以犇騖兮,蹇離尤而干詬?!?王逸 注:“玉門,君門。”
(2).飾玉的門。《晏子春秋·諫下十八》:“及 夏 之衰也,其王 桀 背棄德行,為璿室玉門?!薄痘茨献印さ缿枴罚骸?文王 歸,乃為玉門,筑 靈臺 ,相女童,擊鐘鼓,以待 紂 之失也?!?/p>
(3).山名?!冻o·劉向<九嘆·遠游>》:“回朕車俾西引兮,褰虹旗於 玉門 ?!?王逸 注:“ 玉門 ,山名也?!?三國 魏 曹操 《陌上?!吩姡骸榜{虹霓,乘赤云,登彼 九疑 歷 玉門 ?!?/p>
(4).古關名。即 玉門關 ?!稘h書·西域傳序》:“﹝ 西域 ﹞東則接 漢 ,阸以 玉門 、 陽關 ,西則限以 蔥嶺 ?!?南朝 宋 鮑照 《建除》詩:“成軍入 玉門 ,士女獻壺漿?!?宋 陸游 《枕上》詩:“荷鋤家圃知何憾,猶勝生求入 玉門 ?!?明 吳騏 《塞下曲》:“四牡騑騑出 玉門 ,詔持繒帛賜 烏孫 ?!眳⒁姟?玉門關 ”。
(5).中醫(yī)謂處女的zi{1~1}宮口?!睹}經(jīng)·脈證》:“師曰:帶下有三門,一曰胞門,二曰龍門,三曰玉門。已產(chǎn)屬胞門,未產(chǎn)屬龍門,未嫁女屬玉門。”
萬里
萬里(1916- ) : 中國無產(chǎn)階級革命家。山東東平人。1936年加入中國gong{1*1}產(chǎn){1*1}黨。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、南京市軍管會經(jīng)濟部部長。建國后,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、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、鐵道部部長、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、中央書記處書記、國務院副總理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。行人
行人 (xíngrén) 步行的人。古指出行的人;出征的人;又作使者的通稱 pedestrian 會其行人發(fā)露,瓚亦梟夷,故使鋒芒錯縮,厥圖不果?!度龂萘x》 行人駐足聽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行人弓箭各在腰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車行》 過者問行人 行人但云點行頻陽關
(1).古邑名。 春秋 魯 地,后入 齊 。在今 山東省 泰安市 偏東而南約六十里。《左傳·襄公十七年》:“ 高厚 圍 臧紇 于 防 。師自 陽關 逆 臧孫 ,至于 旅松 ?!?/p>
(2).古聚落名。在今 河南省 禹州市 境內(nèi)。《后漢書·光武帝紀上》:“ 光武 將數(shù)千兵,徼之於 陽關 ?!?李賢 注:“聚名也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潁水》:“ 潁水 東南流,逕 陽關聚 ,聚夾水相對,俗謂之東西二土城也。”
(3).古關名。在今 甘肅省 敦煌市 西南 古董灘 附近,因位于 玉門關 以南,故稱?!稘h書·地理志下》:“ 敦煌郡 …… 龍勒 。有 陽關 、 玉門關 ,皆都尉治?!?唐 王維 《渭城曲》:“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 陽關 無故人。” 郭小川 《西出陽關》詩:“ 陽關 好像有意不開門。”
(4).古關名。常用以泛指遠方。 元 顧瑛 《發(fā)閶門》詩:“ 閶門 西去是 陽關 ,迭迭秋風迭迭山?!?/p>
(5).古關名。 戰(zhàn)國 時 巴國 三關之一。 三國 蜀 劉備 又置關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一》:“ 江水 東逕 陽關 巴子梁 , 江 之兩岸,猶有梁處, 巴 之三關,斯為一也。 延熙 中, 蜀 車騎將軍 鄧芝 為 江州 都督,治此?!?/p>
(6).古曲《陽關三迭》的省稱。亦泛指離別時唱的歌曲。 唐 李商隱 《飲席戲贈同舍》詩:“唱盡《陽關》無限疊,半杯松葉凍頗黎?!?宋 柳永 《少年游》詞:“一曲《陽關》,斷腸聲盡,獨自上蘭橈?!?清 姚鼐 《送演綸歸里》詩:“金尊斟緑醅,為唱古《陽關》” 郁達夫 《奉贈》詩之一:“解識將離無限恨,《陽關》只唱第三聲?!?/p>
蘇轍名句,次韻子瞻送楊杰主客奉詔同高麗僧游錢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司空平章軍國事贈太師開國正獻呂公挽辭五首——— 蘇頌〔宋代〕
- 次韻袁起巖常熟道中三絕句——— 范成大〔宋代〕
- 滿江紅·過汴梁故宮城——— 段克己〔金代〕
- 書懷——— 歐陽修〔宋代〕
- 鄰曲——— 陸游〔宋代〕
- 侍讀給事王公挽辭三首——— 蘇頌〔宋代〕
- 入東陽峽與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——— 陳子昂〔唐代〕
- 再和仲晦監(jiān)簿——— 劉克莊〔宋代〕
- 題道傍壁——— 陸游〔宋代〕
- 相見歡——— 朱敦儒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