鯨鯢得其便,張口欲吞舟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題海圖屏風(fēng) 元和己丑年作。》:
海水無(wú)風(fēng)時(shí),波濤安悠悠。
鱗介無(wú)小大,遂性各沉浮。
突兀海底鰲,首冠三神丘。
鉤網(wǎng)不能制,其來(lái)非一秋。
或者不量力,謂茲鰲可求。
屃赑牽不動(dòng),綸絕沉其鉤。
一鰲既頓頷,諸鰲齊掉頭。
白濤與黑浪,呼吸繞咽喉。
噴風(fēng)激飛廉,鼓波怒陽(yáng)侯。
鯨鯢得其便,張口欲吞舟。
萬(wàn)里無(wú)活鱗,百川多倒流。
遂使江漢水,朝宗意亦休。
蒼然屏風(fēng)上,此畫良有由。
注釋參考
鯨鯢
(1).即鯨。雄曰鯨,雌曰鯢。 唐 盧綸 《奉陪渾侍中上巳日泛渭河》詩(shī):“舟檝方朝海,鯨鯢自曝腮?!?元 馬致遠(yuǎn) 《岳陽(yáng)樓》第一折:“想鸞鶴只在秋江上,似鯨鯢吸盡銀河浪?!?明 李夢(mèng)陽(yáng) 《鄱陽(yáng)湖十六韻》:“力屈鯨鯢仆,聲回雁鶩呼。”
(2).比喻兇惡的敵人?!蹲髠鳌ば辍罚骸肮耪呙魍醴ゲ痪矗∑漩L鯢而封之,以為大戮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鯨鯢,大魚名,以喻不義之人吞食小國(guó)?!薄稌x書·愍帝紀(jì)》:“掃除鯨鯢,奉迎梓宮?!薄顿Y治通鑒·晉愍帝建興元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曰:“鯨鯢,大魚,鉤網(wǎng)所不能制,以此敵人之魁桀者?!?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誅妖檄文》:“ 雍正 、 乾隆 以下,姦奴 和昇 攬權(quán),賣官鬻爵,荼毒等於鯨鯢?!?康有為 《遣人入北尋幼博墓攜骸南歸》詩(shī):“鯨鯢橫波斜日曛,誓起義師救圣君?!?/p>
(3).借指海盜。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李壯烈戰(zhàn)跡》:“海中盜艇猖獗,鯨鯢日盛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七:“掃蕩鯨鯢,肅清海甸,總是大快事,不必計(jì)較功伐?!?/p>
(4).比喻無(wú)辜被殺之人。舊題 漢 李陵 《答蘇武書》:“妻子無(wú)辜,并為鯨鯢?!?唐 元稹 《王迪貶永州司馬》:“﹝家屬﹞適遭蜂蠆,并為鯨鯢。” 章炳麟 《討滿洲檄》:“ 漢 民無(wú)罪,盡為鯨鯢?!?/p>
張口
張口 (zhāngkǒu) 不自然地張開了嘴 gape 受驚嚇的張著口的一張冰涼的臉 開口說(shuō)話 speak 氣得他半天沒(méi)張口 哈欠 yawn 打張口吞舟
吞舟 (tūnzhōu) 指能吞船的大魚,喻罪行極大的人 crime-steeped person as big fish that can devor ship 吞舟是漏?!铣骸?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白居易名句,題海圖屏風(fēng) 元和己丑年作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