季路還從仕,任安獨見哀
出自宋代司馬光《石昌言學士宰中牟日為詩見寄久未之答今冬罷》:
昔年三月浪,鱗翼化云雷。
竹箭流俱上,芙蓉幕對開。
瀵泉揚沸渭,泰華聳崔嵬。
捧檄容歸省,飛觴復屢陪。
芬芳襲芝室,嘉慶侍蘭階。
吳壁評殘筆,隋碑讀漬苔。
清陰依玉樹,和氣樂春臺。
薄官俄成別,私門忽是災。
一朝捐采服,五載泣粗縗。
季路還從仕,任安獨見哀。
近畿須健令,劇邑試長才。
過目全牛解,迎鋒巨枿摧。
雉留乘蔭伏,蝗避境苗回。
時得鳴琴暇,仍飛麗句來。
正知榮篋笥,無足報璿瑰。
紞鼓俄攀鄧,安車已召枚。
賦成平樂館,燕奉柏梁杯。
自顧誠駑緩,于今尚草萊。
履穿羞路雪,蓋敝怯京埃。
儻借余光便,炎風動死灰。
注釋參考
季路
季路 (Jìlù) 姓仲,名由,字子路,一字季路。他也是孔子的弟子,季氏家臣 Jilu從仕
做官。 隋 王通 《中說·事君》:“古之從仕者養(yǎng)人,今之從仕者養(yǎng)己?!?唐 韓愈 《從仕》詩:“居閑食不足,從仕力難任?!?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二:“顧迫貧從仕,又十有二年,負神之教多矣?!?/p>
獨見
(1).獨到的發(fā)現(xiàn);獨特的見解。謂能見人所不能見者。《呂氏春秋·制樂》:“故禍兮福之所倚,福兮禍之所伏,圣人所獨見,眾人焉知其極。” 漢 王充 《論衡·實知》:“儒者論圣人,以為前知千歲,后知萬世,有獨見之明,獨聽之聰?!?唐 柳宗元 《天爵論》:“盹盹於獨見,淵淵於默識,則明者又其一端耳。” 魯迅 《二心集·<藝術論>譯本序》:“然而他已懷獨見,以為智識階級獨斗政府,革命殊難于成功。”
(2).指一己之見。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藝三·魏晉宋詩》:“予撰五言詩,於 魏 獨取 阮籍 為一卷,而別於 鄴中 諸子。 晉 取 左思 、 郭璞 、 劉琨 為一卷……蓋予之獨見如此。”
(3).獨自看見。 唐 杜甫 《石硯》詩:“巨璞 禹 鑿餘,異狀君獨見?!?/p>
(4).單獨接見。 唐 白居易 《與承宗詔》:“開獨見之路,降非常之恩?!?/p>
司馬光名句,石昌言學士宰中牟日為詩見寄久未之答今冬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