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司馬遷《史記·七十列傳·范睢蔡澤列傳》
摘要:
君獨不觀夫博者乎?或欲大投,或欲分功,此皆君之所明知也。今君相秦,計不下席,謀不出廊廟,坐制諸侯,利施三川,以實宜陽,決羊腸之險,塞太行之道,又斬范、中行之涂,六國不得合從,棧道千里,通於蜀漢,使天下皆畏秦,秦之欲得矣,君之功極矣,此亦秦之分功之時也。如是而不退,則商君、白公、吳起、大夫種是也。吾聞之,‘鑒於水者見面之容,鑒於人者知吉與兇’。書曰‘成功之下,不可久處’。四子之禍,君何居焉?君何不以此時歸相印,讓賢者而授之,退而巖居川觀,必有伯夷之廉,長為應侯。世世稱孤,而有許由、延陵季子之讓,喬松之壽,孰與以禍終哉?即君何居焉?忍不能自離,疑不能自決,必有四子之禍矣。易曰‘亢龍有悔’,此言上而不能下,信而不能詘,往而不能自返者也。原君孰計之!”應侯曰:“善。吾聞‘欲而不知,失其所以欲;有而不知,失其所以有’。先生幸教,雎敬受命?!妒悄搜尤胱瑸樯峡?。
注釋參考
鑒于
鑒于 (jiànyú) 關于;考慮到 in view of;in consideration of;in connection with;seeing that;in reguard to 鑒于他在那里任職 由于,按照,根據 in the light of 鑒于時事的發(fā)展,他的論點似乎頗能為人接受見面
見面 (jiànmiàn) 與…相見 meet;see 露面 appear 邀請我和他們見面司馬遷名句,史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