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曾聆郢唱,重喜上燕臺。
出自唐朝裴度《度自到洛中與樂天為文酒之會時時構(gòu)》
成周文酒會,吾友勝鄒枚。唯憶劉夫子,而今又到來。
--裴度
欲迎先倒屣,亦坐便傾杯。飲許伯倫右,詩推公干才。
--白居易
久曾聆郢唱,重喜上燕臺。晝話墻陰轉(zhuǎn),宵歡斗柄回。
--劉禹錫
新聲還共聽,故態(tài)復(fù)相咍。遇物皆先賞,從花半未開。
--裴度
起時烏帽側(cè),散處玉山頹。墨客喧東閣,文星犯上臺。
--白居易
詠吟君稱首,疏放我為魁。憶戴何勞訪,留髡不用猜。
--裴度
奉觴承麹糵,落筆捧瓊瑰。醉弁無妨側(cè),詞鋒不可摧。
--白居易
水軒看翡翠,石徑踐莓苔。童子能騎竹,佳人解詠梅。
--劉禹錫
洛中三可矣,鄴下七悠哉。自向風(fēng)光急,不須弦管催。
--裴度
樂觀魚踴躍,閑愛鶴裴回。煙柳青凝黛,波萍綠撥醅。
--白居易
春榆初改火,律管又飛灰。紅藥多遲發(fā),碧松宜亂栽。
--劉禹錫
馬嘶駝陌上,鹢泛鳳城隈。色色時堪惜,些些病莫推。
--裴度
涸流尋軋軋,余刃轉(zhuǎn)恢恢。從此知心伏,無因敢自媒。
--劉禹錫
室隨親客入,席許舊寮陪。逸興嵇將阮,交情陳與雷。
--白居易
洪爐思哲匠,大廈要群材。他日登龍路,應(yīng)知免曝鰓。
--劉禹錫
注釋參考
郢唱
格調(diào)高雅的詩文。 五代 齊己 《對雪寄荊幕知己》詩:“ 郢 唱轉(zhuǎn)高誰敢和, 巴 歌相顧自銷聲?!?前蜀 韋莊 《和薛先輩見寄初秋寓懷即事之作·三用韻》:“錚鏦聞 郢 唱,次第發(fā) 巴 音。” 明 陳子龍 《嘉靖五子詩·李于麟》:“感此 郢 唱稀,傷彼 楚 工惑?!币嘧鳌?郢中唱 ”。 唐 張九齡 《九月九日登龍山》詩:“且泛籬下菊,還聆 郢中 唱?!眳⒁姟?郢曲 ”。
燕臺
(1).指 戰(zhàn)國 時 燕昭王 所筑的黃金臺。故址在今 河北省 易縣 東南。相傳 燕昭王 筑臺以招納天下賢士,故也稱賢士臺、招賢臺。見 南朝 梁 任昉 《述異記》卷下。后作為君主或長官禮賢之典。 唐 李白 《江上答崔宣城》詩:“謬忝 燕臺 召,而陪 郭隗 蹤?!?金 元好問 《即事呈邦瑞》詩:“明日 燕臺 傳盛事,坐中賓客盡名流?!?明 陳所聞 《玉交枝·寄平湖沉海曙》曲:“再休嗟明珠暗投,正 燕臺 把千金駿求?!?程善之 《革命后感事和懷霜作即用其韻》:“三品席珍虛鹿幣,千金市骨上 燕臺 。” 唐 高適 《酬裴員外以詩代書》:“題詩 碣石館 ,縱酒 燕王臺 ?!?唐 高駢 《留別彰德軍從事范校書》詩:“匹馬東歸羨知己, 燕王臺 上結(jié)交新?!?唐 李商隱 《偶成轉(zhuǎn)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》:“此時聞有 燕昭臺 ,挺身東望心眼開?!?/p>
(2).指 冀 北一帶。 唐 祖詠 《望薊門》詩:“ 燕臺 一望客心驚:簫鼓喧喧 漢 將營?!?明 何景明 《送馬公順視學(xué)湖南》詩之一:“同是 燕臺 舊游客,可堪相見又相違?!?陳毅 《聞八路軍大捷》詩:“抗 日 旌旗戰(zhàn)局開,大軍東出薄 燕臺 ?!?/p>
(3).指幕府。 唐 李商隱 《梓州罷吟寄同舍》:“長吟遠下 燕臺 去,惟有衣香染未銷。” 馮浩 箋注:“ 燕臺 ,指幕府……言我惟懷府公之德,別無閒情牽繞也?!?唐 黃滔 《南海幕和段先輩送韋侍御赴闕》:“魏闕別當(dāng)飛羽翼, 燕臺 獨且占風(fēng)流?!?南唐 李中 《和胊陽載筆魯裕見寄》:“ 燕臺 多事每開顏,相許論交淡薄間?!?/p>
裴度名句,度自到洛中與樂天為文酒之會時時構(gòu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