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劉克莊《水龍吟十七首》
病夫鬢禿顏蒼,不堪持向清溪照。一生枘鑿,壯夫瞋懦,通人嫌拗。讓當(dāng)行家,勒浯西頌,草淮南詔。幸脫離沮洳,浮游江海,悠然逝、毋吞釣。宴坐蒲{1|1}團(tuán)觀妙。怪癡兒、舂糧求道。古人尚齒,迎他商皓,拜他龐老。鳩杖蒲輪,把身束縛,替人愁惱。煞為僧不了,下梢猶要,紫衣師號。
病翁一榻蕭然,不知世有歡娛事。雀羅庭院,載醪客去,催租人至。報(bào)答秋光,要些酒量,要些詩思。奈長鯨罷吸,寒蛩息響,查甌外、惟貪睡。窮巷幸無干贄。或相過、莫知誰氏。柴門草戶,闕人守舍,任伊題字。自和山歌,國風(fēng)之變,離騷之裔。待從今向去,年年強(qiáng)健,插花高會(huì)。
不須更問旁人,勸君自拂青銅照。幅巾短褐,有些野逸,有些村拗。兩度呼來,也曾批敕,也曾還詔。笑先生此手,今堪何用,苔磯上、堪垂釣。白雪新腔高妙。把儂家、調(diào)疏稱道。六韜未試,抑詩未作,如何歸老。玉帶金貂,星兒快活,天來煩惱。待自箋年甲,繳還官職,換山翁號。
此翁飽閱人間,三生似是劉賓客。若論輩行,早陪韓柳,晚交元白。老矣安能,為人取履,與人爭屐。嘆酒泉郡遠(yuǎn),醉鄉(xiāng)路絕,今何處、堪開國。解去冰銜華職。遍空山、難尋行跡。道旁喘月,田間臥草,也勝郊特。宰相□□,周公留召,婁公容狄。喜時(shí)平身健,三行社飲,一聲樵笛。
此翁幸自偏盲,那堪右目生微翳。羽流禳謝,緇郎懺悔,天乎無罪??驮徊蝗唬惨蚩诟?,也因瞻視。汝夜披黃卷,日餐丹荔,貽伊戚、將誰懟。長智都緣更事。盡今生、十分珍衛(wèi)。暮年怕殺,汗青蠹簡,擘紅高會(huì)。也莫貪他,君謨舊譜,子云奇字。特邀張司業(yè),看花題竹,韓家園內(nèi)。
當(dāng)年玉立清揚(yáng),屋梁落月偏相照。而今衰颯,形骸百丑,情懷十拗。久已飾巾、尚堪扶杖,聽山東詔。盡後車載汝,營丘封汝,何必在、磻溪釣。晚悟儋書玄妙。懶從他、鍾離傳道。不論資望推排,也做五更三老。宋玉多悲,唐衢喜哭,好閑煩惱。問天公,撲斷散人二字,賜龜蒙號。
兒童不識樗翁。挽衣借問年今幾。少如彥國,大如君實(shí),披襟高比。德業(yè)天淵,有些似處,須眉而已。愿老身無事,小車乘興,名園內(nèi)、行窩里。做取出關(guān)周史。莫做他、下山園綺。從人謗道,是浮丘伯,是庚桑子。背傴肩高,幅巾藜杖,敞袍穿履。向畫圖上面,十分似個(gè),見端門底。
即令七十平頭,豈能久作人間客。左車牙落,半分臂小,幾莖須白。挾種樹書,舉障塵扇,著游山屐。任蛙蟆勝負(fù),魚龍變化,儂方在、華胥國。島大功名官職。眼中花、須臾無跡。小兒破賊,二郎作相,有何奇特。同輩蕭疏,且留鐵漢,要摩銅狄。向?qū)氣O樓里,天津橋上,月明橫笛。
年年歲歲今朝,左弧懸罷渾無事。吾衰久矣,我辰安在,老之將至。懶寫京書,怕看除目,敗人佳思。把東籬掩定,北窗開了,悠然酌、頹然睡。客有過門投贄。道先生訪華胥氏。誰能辛苦,陪他綺語,記他奇字。屈指先賢,戴花老監(jiān),豈其苗裔。待異時(shí)約取,寬夫彥國,入耆英會(huì)。
平生酷愛淵明,偶然一出歸來早。題詩信意,也書甲子,也書年號。陶侃孫兒,孟嘉甥子,疑狂疑傲。與柴桑樵牧,斜川魚鳥,同盟後、歸於好。除了登臨吟嘯。事如天、莫相諮報(bào)。田園閑靜,市朝翻覆,回頭堪笑。節(jié)序催人,東籬把菊,西風(fēng)吹帽。做先生處士,一生一世,不論資考。
祁公一度貂蟬,先生三度貂蟬了。燔柴升輅,銀蟾燭夜,金烏騰曉。喜動(dòng)龍顏,瑞班虹玉,歸功元老??v擎天力倦,明農(nóng)心切,先還取、中書考。末著留侯難辦,算除非、煩他商皓。紫芝產(chǎn)遍,赤松待久,何時(shí)高蹈。人世無過,魚羹飯美,布衾銘好。待角巾東路,蹇驢北阜,伴公游釣。
昔人風(fēng)調(diào)誰高,二疏盛日還鄉(xiāng)里。公卿祖道,百城圍盡,爭傳佳事。聞自垂車日,都門外、送車凡幾。今世無工,盡置之勿道,焜煌處、獨(dú)青史。佳甚東陽山水。是昔時(shí)、釣游某地。風(fēng)流脫似,洛中耆老,一人而已。好為霞觴釂,正庭階、彩衣榮侍。便明朝有詔,啟門解說,值先生醉。
先生避謗山棲,戒門不納高軒客。誰歟來者,吟詩張碧,詼諧侯白。禮數(shù)由他,謝郎著帽,王郎穿屐。且問花隨柳,舉杯邀月,那須預(yù)、人家國。香案旁邊供職。鳥飛空、何曾留跡。臞翁鐵漢,兩賢安在,百夫之特。但愿王師,早俘頡利,早禽長狄。便太平無事,賣薪沽酒,騎牛腰笛。
先生放逐方歸,不如前輩抽身早。臺郎舊秩,看來俗似,散人新號。起舞非狂,行吟非怨,高眠非傲。嘆終南捷徑,太行盤谷,用卿法、從吾好。閉了草廬長嘯。後將軍來時(shí)休報(bào)。床頭書在,古人出處,今人非笑。制個(gè)淡詞,呷些薄酒,野花簪帽。愿云臺任滿,又還因任,賽汾陽考。
行藏自決於心,不消謀及門前客。平生慕用,著書玄晏,掛冠貞白。帝獎(jiǎng)孤高,別加九錫,一筇雙屐。更賜之車服,胙之茅土,依稀在、槐安國。頻領(lǐng)竹宮清職。仰飛仙、猶龍無跡。與誰同去,挑包徐甲,負(fù)轅班特。蹉過明師,且尋狎友,杜康儀狄。笑謝公曠達(dá),暮年垂淚,聽桓郎笛。
鬳齋不是凡人,海山仙圣知來處。清英融結(jié),佩瑤臺月,飲金莖露。翰墨流行,禁中有本,御前停箸。向弘文館里,薰風(fēng)殿上,親屬和、微涼句。已被昭陽人妒。更那堪、鼎成龍去。曾傳寶苑,曾將玉杵,付長生兔。地覆天翻,河清海淺,朱顏常駐。算給扶朝者,臨雍拜者,下梢須做。
依然這後村翁,阿誰改換新曹號。虛名砂礫,旁觀冷笑,何曾明道。吟歇後詩,說無生話,熱瞞村獠。被兒童盤問,先生因甚,身頑健、年多少。不茹園公芝草。不曾餐、安期瓜棗。要知甲子,陳摶差大,邵雍差小。肯學(xué)癡人,據(jù)鞍求用,染髭藏老。待眉毛覆面,看千桃謝,閱三松倒。
以上劉克莊作品《水龍吟》共17首
注釋參考
當(dāng)行家
行家;內(nèi)行人。 宋 趙令畤 《侯鯖錄》卷八:“ 黃魯直 間為小詞,固高妙,然不是當(dāng)行家語,乃著腔子唱好詩也?!?宋 劉克莊 《水龍吟》詞:“讓當(dāng)行家,勒 浯西 頌,草 淮南 詔?!?宋 朱弁 《曲洧舊聞》卷五:“ 東坡 曰:‘某雖工於語言,也不是當(dāng)行家?!?/p>
南詔
古國名。建于盛 唐 時(shí),是以 烏蠻 為主體,包括 白蠻 等族建立的奴隸制政權(quán),受 唐 冊封,歷十三王, 唐 末為貴族 鄭買嗣 所滅。盛時(shí)轄有今 云南 全部、 四川 南部、 貴州 西部等地。《新唐書·南蠻傳上·南詔上》:“ 蒙舍詔 在諸部南,故稱 南詔 。” 唐 白居易 《紅藤杖》詩:“ 南詔 紅藤杖, 西江 白首人?!?清 趙翼 《龍尾關(guān)》詩:“緬維 天寶 年, 南詔 早自大?!?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三編第六章第一節(jié):“ 南詔 是以 烏蠻 蒙 姓為國王, 白蠻 大姓為輔佐,集合境內(nèi)各族(包括漢族)共同組成的統(tǒng)一國家?!?/p>
劉克莊名句,水龍吟十七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