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到峨眉無去處,下梢不到忘歸路
出自宋代楊萬里《池口移舟入江,再泊十里頭潘家灣,阻風不至》:
北風五日吹江練,江底吹翻作江面。
大{1*1}波一跳入天半,粉碎銀山成雪片。
五日五夜無停時,長江倒流都上西。
計程一日二千里,今踰灩?jié)说蕉朊肌?br>更吹兩日江必竭,卻將海水來相接。
老夫蚤知當陸行,錯料一帆超十程。
如今判卻十程住,何策更與陽侯爭。
水到峨眉無去處,下梢不到忘歸路。
我到金陵水自東,只恐從此無南風。
注釋參考
峨眉
也寫作峨嵋、峩眉。山名。在 四川 峨眉縣 西南,因山勢逶迤,有山峰相對如蛾眉,故名。佛教稱為 光明山 ,道教稱為“虛靈洞天”、“靈陵太妙天”。其脈自 岷山 綿延而來,突起為 大峨 、 中峨 、 小峨 三峰。頂部為玄武巖覆蓋,有 峨眉 寶光、 舍身崖 、 洗象池 、 龍門洞 等勝匚與 浙江 普陀山 、 安徽 九華山 、 山西 五臺山 并稱為我國佛教四大名山。又 山東 、 河南 、 安徽 、 福建 、 廣西 等省亦有形如蛾眉,以“峨眉”為名的山。
去處
去處 (qùchù) 所去的地方 whereabouts;place to go 有誰知道他的去處 場所;地方 place 這是一個風景優(yōu)美的去處下梢
(1).結果;結局?!吨熳诱Z類》卷九:“今既要理會,也須理會取透,莫要半青半黃,下梢都不濟事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一:“此愁今后知滋味,是一段風流冤業(yè),下梢管折倒了性命去也?!?丁玲 《東京事件》:“哼!那種人家,要是有好下梢,天就沒良心了?!?/p>
(2).將來;以后。《朱子語類》卷一○七:“有客游二 廣 多年,知其山川人物風俗,因言 亷州 山川極好。先生笑曰:‘被賢説得好,下梢不免去行一番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六:“香消玉瘦,天天都為他,眼底閑愁沒處著。是即是下梢相見,咱大小身心,時下打疊不過?!?/p>
(3).下段。 梁斌 《紅旗譜》三:“當他還在壯年的時候,那時他們還住在 滹沱河 的下梢里。”
不到
不到 (bùdào) 不足,少于… under;below 不到四分鐘駛行了一公里 不周到 not thoughtful enough 我們是粗人,照顧不到,請多原諒忘歸
(1).忘返?!冻o·九歌·山鬼》:“東風飄兮神靈雨,留靈脩兮憺忘歸?!?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 舜 禹 游焉,沒齒而忘歸?!?唐 白居易 《琵琶行》:“忽聞水上琵琶聲,主人忘歸客不發(fā)?!?/p>
(2).良箭名。以一去不復返,故稱。《公孫龍子·跡府》:“ 龍 聞 楚王 張繁弱之弓,載忘歸之矢,以射蛟兕於 云夢 之圃。”《文選·嵇康<贈秀才入軍>詩之一》:“左攬繁若,右接忘歸?!?李周翰 注:“忘歸,矢名?!?/p>
楊萬里名句,池口移舟入江,再泊十里頭潘家灣,阻風不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