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戴復(fù)古《無策》:
老覺登樓懶,心知涉世疏。
夢蕉還得鹿,緣木可求魚。
晚歲未聞道,平生欠讀書。
行藏兩無策,究竟果何如。
注釋參考
夢蕉
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 鄭 人有薪於野者,遇駭鹿,御而擊之,斃之??秩艘娭?,遽而藏諸隍中,覆之以蕉。不勝其喜。俄而遺其所藏之處,遂以為夢焉。順途而詠其事,傍人有聞?wù)?,用其言而取之……薪者之歸,不厭失鹿,其夜真夢藏之之處,又夢得之之主,爽旦案所夢而尋得之,遂訟而爭之,歸之士師。士師曰:‘若初真得鹿,妄謂之夢;真夢得鹿,妄謂之實?!焙笠浴皦艚丁北扔魅松鸀樽兓媚獪y的夢境?!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四十回:“休遺恨霸圖銷歇, 王 謝 飄零!但 南朝 繁華已燼,夢蕉何事重醒?”
得鹿
(1).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 鄭 人有薪於野者,遇駭鹿,御而擊之,斃之??秩酥娭?,遽而藏諸隍中,覆之以蕉,不勝其喜。俄而遺其所藏之處,遂以為夢焉。順涂而詠其事。傍人有聞?wù)?,用其言而取之。既歸,告其室人曰:‘向薪者夢得鹿而不知其處;吾今得之,彼直真夢矣。’室人曰:‘若將是夢見薪者之得鹿邪?詎有薪者邪?今真得鹿,是若之夢真邪?’”后遂以“得鹿”指虛幻的人世富貴。 宋 陸游 《和陳魯山十詩以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為韻》之七:“誰知嘆亡羊,但喜有得鹿?!?/p>
(2).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 秦 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,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。”《文選·班彪〈王命論〉》“至比天下於逐鹿” 李善 注引《六韜》:“取天下若逐野鹿,得鹿,天下共分其肉。”后以“得鹿”比喻取得天下。 唐 溫庭筠 《經(jīng)五丈原》詩:“下國 臥龍 空寤主,中原得鹿不由人?!?/p>
緣木
(1).爬樹?!冻o·九章·思美人》:“令薜荔以為理兮,憚舉趾而緣木?!薄痘茨献印ふf山訓(xùn)》:“為蝯賜者,非負(fù)而緣木。” 明 陳繼儒 《珍珠船》卷四:“ 蜀 有魶魚,善緣木,有聲如啼兒?!?/p>
(2).見“ 緣木求魚 ”。
戴復(fù)古名句,無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