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郭印《和光亭》:
竹里徜徉了,花開也一過。
桃杏?xùn)|風(fēng)淺,海棠春意多。
華麗豈不好,達(dá)人要同和。
青青與紅紅,相去能幾何。
況茲十二法,凈穢本同科。
而彼世間愚,妄想分臼窠。
我昔早聞道,隨流挹其波。
照鏡靦功業(yè),素發(fā)從蹉跎。
林下既逍遙,塵中亦婆娑。
不妨喚天女,來伴老維摩。
注釋參考
十二
(1).十分之二?!妒酚洝じ咦姹炯o(jì)》:“地方二千里,持戟百萬,縣隔千里之外, 齊 得十二焉?!?裴骃 集解引 蘇林 曰:“十二,得十中之二。”
(2).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。《周禮·地官·載師》:“凡任地……甸稍縣都,皆無過十二?!?賈公彥 疏:“皆無過十二者……皆無過十而稅二?!薄稘h書·貢禹傳》:“商賈求利,東西南北各用智巧,好衣美食,歲有十二之利,而不出租稅?!?顏師古 注:“若有萬錢為賈,則獲二千之利。”
(3).形容數(shù)量多或程度深。 南朝 齊 王融 《望成行》:“金城十二重,云氣出表里?!眳⒁姟笆?。”
同科
同科 (tóngkē) 同等 equal;same 人之力有強(qiáng)弱不同科也?!墩撜Z》朱熹注 科舉時代稱同屆考試中的人 winners of the same imperial examination 同科狀元郭印名句,和光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